在夕陽的餘暉下,歐陽誌率領的五位才俊踏入林府,每一位臉上都刻著沉靜如水的堅定,心中卻波濤洶湧,各有各自的沉重心事。
殿試的揭榜之刻尚未到來,他們五人如同待宰的羔羊,心猿意馬,焦慮如焚。
拜見恩師林蒙後,林蒙的目光如炬,仿佛能洞穿他們內心的忐忑。他緊鎖的眉頭下,語氣卻溫和如水“五位弟子,可曾有所得?”
歐陽誌挺身而出,聲音鏗鏘有力“恩師,今日試題,乃‘平米魯’之問。”
“平米魯?”林蒙目光一閃,似有深意地環顧一周,而後緩緩道“你們是如何構思的?”
歐陽誌眼神堅定,娓娓道來“恩師昔日曾傳授米魯叛亂的秘辛,學生便以此為基石,力求以恩師教誨為燈塔,撥開迷霧。”
林蒙點頭,眉宇間透露出一絲讚許。
唐寅等人也紛紛附和“弟子等亦遵循恩師教誨,以此破題。”
然而,徐經卻低頭不語,神色間似有難言之隱。
林蒙目光銳利如鷹,一眼便看穿了徐經的心思,語氣淡淡地追問“小徐,你的答案呢?”
徐經麵色一白,跪地泣訴“恩師,學生以為恩師的教誨過於拘泥於技巧,恐怕難以討得聖意,因而……學生便另辟蹊徑,展開了宏論……”
“宏論?”林蒙輕“噢”一聲,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
讀書人最愛做的是將簡單問題複雜化,如若一場小雨,本是一句輕描淡寫,他們卻要追溯三皇五帝,從農耕文明講起,再引經據典,洋洋灑灑,仿佛一場雨便能囊括千年曆史。
而徐經的答案,恐怕就是從米魯叛亂說起,層層遞進,最終卻避而不談如何平定叛亂,這正是所謂“小術”,卻要談“大本”。
林蒙的臉色漸漸凝重,徐經跪地低頭,如同一隻受驚的小鹿。
林蒙心中雖明白皇帝或許偏愛這等高談闊論,但其他弟子都能腳踏實地,唯有徐經,卻似是要反其道而行之,這讓他如何不憂?
徐經看著恩師的臉色,淚水如泉湧,心中滿是懊悔。
他悲愴地嘶吼“恩師的智慧,學生銘記於心,卻惶恐不安,生怕在考試中失足,被恩師責罰。與師兄們相比,我的成績簡直不堪一擊,宛如給恩師臉上抹黑。我心念所係,便是要在殿試上,無論如何都要為恩師爭得一口氣。恩師您才識淵博,非同小可,但此番考試,終究是紙上談兵,非實戰可比……”
徐經,一個滿肚子小聰明的人。
然而,林蒙卻覺得他並非表麵那般憨厚老實。林蒙環顧了一下歐陽誌等人,歐陽誌也跟著跪下,誠懇地說“恩師,徐師弟也是為了給您爭光,並無他意。”
“恩師……”唐寅等人紛紛跪拜。
林蒙不得不承認,自從徐經拜師以來,他似乎已經將幾位師兄都籠絡在身邊。
此人的性格……林蒙冷哼一聲,咬著牙說“你們就在這裡跪三天三夜,好好反省。”
其實,對於殿試的結果,林蒙心中也沒底,但他就是不喜歡徐經這種耍小聰明的樣子。儘管林蒙表麵上看起來遊手好閒,但內心卻正直無比。或許,這正是徐經的優點。但那又如何呢?我是你的恩師,讓你跪,你就得跪。
徐經不敢違抗,悲憤地朝林蒙磕了個頭“學生……遵命。”
唐寅等人,噤若寒蟬,再不敢求情。
…………
潼關,關中要塞,曆來兵家必爭之地。
然而,在這大明一統的今日,潼關曆經百年風雨,關隘與建築雖顯斑駁,但沿街商賈絡繹不絕,熱鬨非凡。
就在這時,關門竟然突然大開。
以往,關門隻開一個時辰,出入之人需在關隘前耐心等候。
除非……遇到特殊情況。
隻見,今兒這關門一開,一匹駿馬如離弦之箭,直衝關城,一路疾馳,不減速,不回頭。
與此同時,馬上之人高喊“大捷,大捷,貴州大捷……官軍斬敵五千餘,奪回無數營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