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審核大神輕輕放過,本章已經儘力避諱,大夥看不懂也彆罵我,不寫不符合曆史和常威的性格,寫了又容易被封,我已經做好這章404的準備。)
我們是什麼時候開始把解放軍稱為子弟兵的?
是從平山團開始嗎?
常威不知道準確的答案。
後世會記錄九八年的洪水,零八年的地震,還有貳零年春那一聲充滿驚喜和踏實的“解放軍來了——”。
但是滬上解放軍進城的那天,一定是軍史上無上光榮的篇章。
當老百姓們聽著槍炮聲擔驚受怕了一夜後,戰戰兢兢的推開門,看到屋簷下、街道邊,在寒風細雨裡,整齊倒地而臥的軍人時,心中的震撼用語言和文字無法描述其中萬一。
不入民房。
其實這隻是《入城紀律十二條》裡的四個字而已。
縱觀全球曆史,國人可以驕傲的大喊一聲,“還有誰?”
漫步在南京路上,腦海裡的電影場景和現實融為一體,常威不禁悠悠神往。
“組長,市裡的接待宴,您真的不去啊?”張龍陪在身側,小聲的提醒著。
常威回過神來,搖了搖頭,“乾我們這種工作的,還是少和政務那邊打交道。”
“明白了。”張龍儘到提醒的責任,便不再多說。
常威確實一直在如此做。
在京城時,從派出所上班開始起,他連街道辦都極少過去,有事也是陳銘記主動過來尋他商量。
不管是去津門還是去兗北,或者深入東北,他都沒有和政務部門多接觸。
在臨安,他作為巡查組組長,甚至沒有去過省委,和第一書記見麵還是因為火車站偶遇。
這樣的謹慎和自律,連部長都連聲誇讚。
當然,如果今天要召集舊部斬閻羅的那位還在任上,常威肯定會親自前去拜會,並且屁顛屁顛的,卑躬屈膝的,奴顏媚骨的。
之前那句話就是在放屁。
之所以今天不去,還是因為對現在這位多少有點看不上眼。
狂妄了,狂妄了。
可他知道,四大惡人能在滬上成事,這位可謂功不可沒。
媽蛋,幸虧你死的早。
“讓你們找的筆杆子,聯係的怎麼樣了?”
“我們和滬上的幾個日報社聯係過,找到個姓聞的編輯,聽說文字功底不錯。”
常威細細問了姓名,滿意的點點頭,思忖片刻道“去年大會上有篇文章,你們知道嗎?”
那是一篇關於滬上發展的文章,張龍趙虎當然知道。
可是爭議極大,他們不敢細說,隻小聲提醒著,“組長,這是滬上領導寫的。”
“哦,我知道,我就是讓你們去打聽打聽,具體執筆的是誰,看能不能借調過來用用。”
這篇文章一度成為攻擊常威偶像的矛頭。
這是他不能容忍的事,偶像可是親自給他贈過詞的。
文章的署名就是常威不願意去見的人,但是真正的執筆人是他的下屬,喬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