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烏泱泱的蝗蟲震翅,沈卿他們還能聽見不遠處農人悲戚的哭喊。
“求蝗神老爺快走吧!”
“老天爺啊~”
……
鋪天蓋地的蝗蟲大軍持續嗡嗡了大半天才漸漸平息下來,隻剩微弱的窸窸窣窣聲,大概還殘留了零星“部將”。
又過了一會兒,沒聽見什麼動靜了,沈澈才吩咐人出去查看。
護衛很快回來,麵色沉重,“大人,蟲群已經過去,隻是……”
沈澈神情肅穆,沉著臉往外走,沈卿跟在他身後,一同出去。
雖然早有預料,還是被眼前這一幕所震撼,說是赤地千裡也不為過,以往雖也經過災區,但親眼看見災禍從開始到結束短短半天的劇烈變化還是頭一次。
不,嚴格來說,蝗蟲過境隻是災害的開端,後續的人禍才是大難。
沈澈擔心會發生民變並非無的放矢,蝗蟲過境寸草不留,發源地雖在啟國,但蔓延開去,即使不禍及宣國也相距不遠了。
啟國去歲本就受災還沒緩過來,如今雪上加霜國庫根本無力救濟。
老百姓不會管這些,隻會認為官府見死不救,沒得吃就會揭竿而起成為暴民圍攻城中富戶哄搶糧食。
不良後果如雪球般越滾越大,亂世出梟雄,這動亂的數十年出過太多例子,不少諸侯就是這樣起家,糾集一幫暴民占個山頭自立為王,就近打下個縣城為據點,一步步發展壯大。
受災地距離宣國邊境太近,流竄的匪寇可不會在意國界,因為和啟國達成同盟,宣國主要兵力集中在北境與西境,若真如他預計的方向發展,隻怕邊城百姓危已。
看著滿目瘡痍的莊稼田,沈卿亦是眉頭緊鎖滿目凝重,一個國家的自然災害怎麼會這麼頻繁?
憑借曆史經驗,沈卿也預料了幾分後續發展,憂心道:“少卿大人,接下來該怎麼辦?”
沈澈思量片刻,重重呼出一口氣,“災情初成,百姓沒這麼快反應,大部分還寄望於官府賑濟,我們速速啟程回返宣國,上報此地事宜。”
也隻能這樣了,天色已晚,使團隻能暫時休整一晚。
次日一大早,使團整隊重新出發,路上總能看見匍匐在麥田裡的農人,有的哀嚎痛哭,有的指天罵地,有的磕破了腦袋祈求上蒼垂憐,有的神情麻木了無生機……
環境影響人心,眾人再無即將回國的喜悅,整個隊伍彌漫著低迷的氣氛埋頭趕路。
就這樣悶頭又走了三天,有個還算喜人的發現,蝗蟲大軍的路線並不是完全和回程之路重疊,中途拐了個彎往彆的地方去了。
但路過的村莊麥田裡還是能看見不少蝗蟲到處走跳啃食麥苗,隻是不成規模還可以搶救。
沈卿駐足觀望了一會,不由眉頭緊皺,隻見周圍的農民不去驅趕、捕殺,反而撚香殺雞叩拜,嘴裡念念有詞。
“蝗神爺爺往彆的地方去吧。”
“蝗神爺爺行行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