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安,茲事體大,不是你一個姑娘家家承擔得起的。”
“事情總得有人去做,無例可循時當開先河!今人走的路不都是古之先賢踏出來的嗎?”
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闕德雖然覺得樂安的想法幼稚,但仍不免動容,年紀大了,就是顧慮多。
闕德再次拿過沈卿歸納總結的瘟疫防治條例,為了增強可信度,還用當代人能夠理解的方式表達每條舉措的原理和作用。
闕德看了半晌,又叫來幕僚商議,輪番傳閱了一番,各抒己見。
“王爺,這份《瘟疫防治手冊》雖然來曆不明,但種種舉措並非無的放矢,也頗有道理。”
也有人質疑,“若真有效,此人當是奇才,何必藏頭露尾?大可光明正大的站出來,成了,也是大功一件。”
“自古奇才多怪癖,或許對方是個隱士高人,隻是不忍見百姓受苦,這才出手幫忙?”
穆起是武將,腦子裡沒那麼多彎彎繞繞,說道:“或許對方隻是沒有信心,不想擔失敗的責任和被瘟疫感染的風險?”
此言一出,現場再次陷入沉默,問題又繞回來了。
不得不說,穆起真相了。
毛遂自薦治理瘟疫當然要以身作則身先士卒才有可信度,然而沈卿對這個世界的病毒沒把握,他都練出真氣來了,病毒就不能變異成毒王嗎?
如果他是身穿,那整個活活的生化武器,走哪哪死一片,倒是可以和瘟疫一較高下。
可他是魂穿,功夫再高也要呼吸啊,所以他可不敢像治理蝗災一樣莾上去。
二來,他的瘟疫防治手冊都是理論知識,不知道放這裡會不會水土不服?
隴縣治理蝗災搞砸了他還能跑路,但這裡是宣國,容易掉馬甲,還是穩一手比較保險。
就在沈卿在驛站雙手合十,祈禱欽差隊伍裡能出現勇士,有神農嘗百草的精神去試試新方子時,雁城議事團也終於打破了僵局。
“旁的防治手段需要時間驗證,但這個方子如果真有用,應該很快就能見效了。”
樂安出言打破沉默,接著說道,“孫太醫,你看看這方子,可能用?”
術業有專攻,方才商量決策的時候,孫太醫隻在一旁聽著沒有多言,他隻負責醫藥方麵的事情,聽到樂安喚他,這才接過那名為大青龍湯的藥方,撚著胡須念道。
“麻黃去節三錢六,桂枝一錢二,甘草炙一錢二,杏仁去皮、尖四十個,生薑切片一錢八,大棗擘十枚,雞子大的石膏一份”
“倒都是些常用藥材,”孫太醫沉吟半晌,想著反正方子簡單用藥也不名貴,便道,“不妨一試。”
這個試,當然不可能拿薑瑟試藥,城中患者眾多,隨機抽取一個小白鼠便可,大家夥心照不宣都沒有反對意見,反正那些庶民沒藥也得死,死馬當作活馬醫反倒有一線生機。
說乾就乾,孫太醫馬上吩咐藥童去按方子煎藥,隨之送入城中。
等待永遠是難熬且漫長的,樂安在城外的營帳前來回踱步,帕子都快被她絞斷了,變成皺巴巴一團,心中不斷的祈求佛祖保佑。
德音已經昏迷多日,如果這個藥方也不起作用,那他可能等不起新的方子研究出來了。
日落月升,樂安一夜未眠,直到朝陽升起,城中傳來消息。
“如何?”
樂安第一時間走出營帳接見報信士卒,期待又忐忑。
“回縣主,大喜啊!”跪在地上的士卒也很是激動,“那方子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