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決定收下白菜,但張嶽還是給對方放了一段時間的假。
對方父親病情嚴重,作為女兒過去照顧是應該的。
白菜之前之所以不答應,隻是為了表達願意跟著張嶽的決心。
她寧願把自己賣掉,也要給父親看病,自然說明她是一個孝順的女兒。
拿到礦山的開采權後,張嶽、左平陽和佛陀來到自己新建的手機公司。
印度外長迪讓得知張嶽回來,立刻過來迎接。
張嶽詫異地看著對方“迪讓先生,我有個問題,不知該問不該問?”
迪讓疑惑“什麼問題?你儘管開口就行,不要有所顧忌。”
張嶽無奈“你好歹也是印度外長,外交部門的一把手,沒必要天天跟著我吧?”
他說的是真心話,自己第一次來印度,知道自己的身份,對方到機場接一下很正常。
結果自己現在隻是出去蹓躂了一圈,剛回來,這家夥又來了。
印度外長就這麼無所事事嗎?
迪讓有些不好意思“我這麼做是不是打擾到你了?”
張嶽搖搖頭“那倒沒有。
我隻是覺得我一個普通小老百姓,被你這麼大一個官如此熱情的迎接,讓我感覺很不適應。
我一不適應就心虛,一心虛就睡不著覺。
感覺完全不踏實呀!”
迪讓聞言瞬間笑了“張老板彆開玩笑,以你的身份,我天天跟在你身邊都行。
把你陪好了,就是我這個印度外長最重要的工作。”
張嶽無奈看著他“那你自己看著辦吧!
對了,我昨天把潛龍礦山的開采全拍了下來,所以想成立一個開采公司。
不知道這種公司好不好注冊。”
迪讓點點頭“你說礦產開采公司呀?簡單,交給我就行。
不過有件事我需要提前聲明,雖然你成立的公司屬於外企,但印度對國內礦產有自己的一套保護法。
也就是說,你的開采公司開采出來的礦產,在印度國內流通沒問題。
但想流通到國外,必須經過我們的審批。”
說完他看著張嶽,表情有些複雜。
結果張嶽笑道“我當什麼呢?原來你說的是這個。
沒問題。
我買下潛龍礦山,本來就是為了造福印度人民。
至於開采出來的礦產,肯定隻會在印度國內流通,沒有運出國外的打算。”
迪讓這才鬆了口氣“那就好!”
等迪讓離開,左平陽立刻道“張老板,你可要小心了。”
張嶽一愣,詫異的看著他“小心?什麼意思?”
“你猜迪讓為什麼不忙自己的公務,而是選擇跟在你身邊?”
張嶽搖搖頭,表示不清楚。
“很簡單,因為他根本就沒有公務可辦。
印度前幾年一直在改革,希望可以吸引其他國家的商人來印度投資,好發展印度的實體行業,成為一個製造大國。
結果被他們失敗了。
尤其是對方搞出來的一係列舉措,比如對國外企業動輒罰款,甚至沒收資產。
結果在國外企業中徹底喪失了自己的口碑。
比如可口可樂,可口可樂本來在印度的生意做的風生水起。
可你猜怎麼著?
印度官方竟然讓可口可樂公司交出他們的配方,可口可樂公司自然不願意交。
結果印度官方就罰了他們一筆巨款。
可口可樂自然不服,於是他們就和印度官方打官司,結果可口可樂公司打贏了。”
張嶽點點頭“這不是挺好嗎?隻要有人主持正義就行。”
左平陽瞬間笑了“主持正義?你知道印度官方在輸掉官司後是怎麼做的嗎?
他們竟然修改自己國家的法律,將可口可樂原本不犯法的行為直接改成犯法。
然後繼續和可口可樂打官司,於是可口可樂輸了。”
張嶽下意識張大嘴巴“不會吧,這都行?也太不要臉了吧?”
“豈止是不要臉,印度官方對於外資的一貫原則是,印度掙錢印度花,一分彆想帶回家。
比如你在這裡投資建廠賺了十個億,但這十個億你是一分都彆想拿走,隻能在印度花掉。
不僅你賺的錢拿不走,你投資過來的錢同樣也拿不走。
此事一出,原本在印度做生意的外企,破產的破產,逃跑的逃跑。
剩下還在勉強堅持的,也已經不多。
至於準備過來做生意的,自然不敢再來。
迪讓的印度外長職務,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招商引資。
結果大家都不願意來,他這個招商引資自然也就成了擺設。
而你,作為三個月中唯一願意到印度投資的企業家,是他完成工作指標最大的希望。
所以他自然得跟著你。”
張嶽沉默“合著我就是唯一一個大冤種唄?”
左平陽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雖然這話不太好聽,但卻是事實。
當然,開玩笑歸開玩笑,張嶽並不在意這個。
他來印度另有目的,投資隻是順帶。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而且本來就沒有多少錢,加上從沒想過賺錢,所以收不回成本就收不回唄!
可能是實在閒的慌吧,迪讓的速度比張嶽想象的還要快。
僅僅過去一天,對方就幫他注冊好了采礦公司。
至於公司名字,張嶽也懶得取名,直接就叫國嶽采礦。
有了公司,接下來就是招人買設備。
這一點同樣簡單,印度雖然貧窮,但他們的窮困主要是官方不給力,再加上一係列的社會矛盾導致。
但印度從不缺乏人才。
相反,由於這個國家過於貧窮,加上人口眾多。
很多人都拚了命的想改變命運。
而改變命運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讀書。
所以印度最好的大學,哪怕放眼全世界,也名列前茅。
隻不過這個大學培養出來的高材生,幾乎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會選擇出國。
他們到漂亮國、到歐洲,到全世界所有富裕的地方,在那裡定居安家,從而改變自己的命運。
在華國,很多人痛批國家培養的人才,跑到漂亮國歐洲等發達國家就不回來。
卻不知這種情況,在印度要嚴重的多。
在國內,雖然有不少高級知識分子離開。
但起碼有一半會選擇留下來,這些人也是華國這些年經濟騰飛的重要力量。
可在印度,一百個人能有五個人留下來,就已經非常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