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道榮道“武兄說的哪裡話,你我兄弟也算他鄉遇故知,請到雅間複習,助你這次科考再登金榜,費用全免。”
武植一見朱道榮如此熱情,也不好推辭於是跟著朱道榮來到了間雅間書房。這書房裡倒是文房四寶齊全,他們剛剛一進屋,就有小書童給奉上了熱茶。
朱道榮道“武兄好好溫習,有什麼需要就找這個小書童。”
武植覺得這裡的環境真的不錯,於是安下心來溫習功課了。武植溫習了也不知道多久,就聽見外邊有“鐺鐺”響聲,武植推開窗子一看,這個大廳前方也不是掛著的一個有三個針的大木頭盒子響了。
那些舉子中有來過幾回的並沒有什麼特彆的反應,有兩個新來的舉子和武植一樣,都不知道這個大盒子是什麼東西。這是圖書館的夥計道“施鳳,給各位舉子說說,這個叫啥。”
這時候一個舉子身邊帶著的小孩站了起來道“各位書生伯伯聽著,這個叫鐘表。最短的針轉一圈就是半個時辰,也就是一個小時。這一響就是午時三刻到了,該開飯了。”
那夥計讚道“這孩子真聰明,不過2日就說的明明白白的。來獎勵你一個饃。”
施鳳道“我把朱伯伯交給我的漢子拚音都學會了十多個了,應該給我兩個饃。”
那夥計道“好,給你兩個。”
隨即夥計遞給了施鳳兩個白麵饃,道“各位舉子大爺,咱們開飯了。外邊的饑民吃紅薯,咱們這裡吃白饃,隨便吃,不能拿走,隻是盼望你們能夠金榜提名。”
這些溫書的舉子看到開飯了,都立刻把手中的書本放下去取吃食。這時幾個另外幾個雅間的舉子也是推門出來,能夠進入雅間的舉子顯然都是家境殷實的,所以他們不屑跟這些窮書生搶吃的,大多數都搖頭晃腦走出中興圖書館到附近的飯鋪、酒館用餐。也有更講究的,自己就帶著書童,書童就將外麵買來的酒菜直接帶到了圖書館的雅間裡。
這種情形倒是讓武植為難了,他自從辭官後已經積蓄已經所剩不多了,平時他也舍不得頓頓吃白麵饃饃,因此他想去領白麵饃饃吃,可是有覺得都丟了麵子。
正在武植左右為難的時候,那個小書童又走了進來,並且提了一個食盒,道“武大爺,我家館長老爺,讓我給你您送飯。”
武植打開食盒一看,有一葷一素2個菜,還有一盤饃饃和一壺酒。武植急忙推辭道“這如何使得。”
那個童兒道“您儘管用餐,也就是了。”說罷擺開酒菜就走了。
武植坐在雅間書房吃飯,並沒有關窗子。那酒肉的香氣便飄到了施鳳那裡了。施鳳歲數小,自然經不起這酒肉的香氣的誘惑,他趴在了武植的書房窗口,瞪著大眼睛問道“伯伯,你吃的是什麼呀?”
武植看是那個介紹鐘表的小孩,一時也覺得他可愛,於是擺手招呼他進來,道“來,跟伯伯一起吃。”
施鳳怯生生的看著了施全一眼,不情願的搖了搖頭。施全一臉尷尬的跑了過來,道“這位大爺,彆在意,孩子小不懂事。”
武植道“這孩子倒是聰明,我也喜歡,讓他與我一起用餐吧。”
施全道“這多不好。”
武植道“年景艱難,也怪不得你,都是為了孩子。”
施全也覺得這些日子虧欠孩子,於是千恩萬謝的讓孩子跟著武植中午用餐。就這樣武植在中興圖書館溫習了十幾日書,也逐漸的跟施全熟絡起來。
也許是要臨近考試了,也許是圖書館午飯發白麵饃饃的事情知道的人越來越多的緣故,這裡的窮酸舉子越來越多了,最終這裡聚集了50多位舉子。
武植發現這裡包括施全在內的大部分舉子就是吃中午一頓飯,往往這頓飯都是吃的很飽,其他時間就都忍著。武植覺得現在西夏國老百姓的日子真是不怎樣,更覺得施鳳可憐。因此每天晚餐也就帶著施鳳一起吃。宋朝大部分多百姓也就是一日兩餐而已,武植帶著施鳳的日子,孩子臉色也紅潤了,身上也長胖了一些。
施全感激武植,因此提議讓施鳳人武植位乾爹。武植一個身材矮小,相貌醜陋,另外就是撫養小他十幾歲的弟弟,雖然年過30可是一直沒有娶親,施全這麼提議,武植自然高興。但是由於施全還在世,所以武植認了施鳳位乾兒子,並沒有讓他改姓。施全為了感謝武植的賜飯之恩,就給施鳳改名位施恩。
這一日是本次科考報名的日子,在中原科考還有鄉試、會試之說,在縣裡院試考中之後成為秀才,才能參加鄉試,鄉試考中就是舉人,然後才能道京城參加大比的會試。可是如今西夏國是什麼都沒有,所以就來了一個報名製度,隻要報名合格就可以參加考試。
武植和施全來到了西夏貢院的報名處,報名處分文科報名處和理科報名處。理科報名處來的人大多數是延安來的格物書院和致知書院的學生,文科的舉子來自全國各地,不過人數也不多。武植目測也就不到101novel.com0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武植和施全隨著這文科報名的隊伍進入了報名的大廳,大廳裡坐著幾個小吏。武植走道一個小吏麵前,那個小吏看了一眼武植道“先填寫一個履曆文書。”隨機遞過來一張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