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再興想到此處急忙改口道“楊將軍(折再興也對楊誌無所求,所以沒有稱呼他爵爺),在下年紀輕,見識少,統兵打仗之事還請將軍決之。”
楊誌道“少將軍以一敵百,當今李存孝(十三太保李存孝,後唐第一武將)也,何必謙遜。在下願意在將軍麾下聽令。”
折再興道“哪有這個道理,不過將軍要整頓大理之時,我願做先鋒官。”
楊誌笑道“有少將軍相助,定然可事半功倍!”
就在二人商議之時,李山走了進來,舉著兩封文書,急促促的說道“壞了,中國城急報,出事了。”
楊誌緊忙拆開文書,看了起來,一會他道“慌什麼,所謂兵來將擋。你想讓李若虛彆走了,在這裡先聽用。現在讓他快回中國城給何元慶送信,讓他看住咱們的少爺兵,沒有我的命令不許出中國城。”
折再興道“出什麼事了?”
楊誌把文書遞給了折再興,道“少將軍請看。”
折再興拿過文書來,一看一封竟然是西南夷的刀白鳳帶領號稱10萬蠻兵進犯大中國城,另一封卻是大理國劉珂發來的求救文書,說是騰衝太守劉琦被蒲甘國出現的一支神秘的部隊擊敗,騰衝兵損失慘重,現在隻能退守騰衝城,等待救援了。
折再興奇道“這蒲甘國又是什麼地方。”
楊誌道“大理國南邊的地方,那裡地貧民弱,但是不知道為何最近崛起了一支人馬,先是擊敗了何元慶。開始我們都以為是劉琦的詭計,現在沒想到劉琦也被打敗了。”
李山道“我這就安排錦衣衛去探查一番,要是真的跟蒲甘國作戰,也要做到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折再興確問道“如今南北皆有大戰,正是整頓大理國的好時機,為何讓華夏軍子弟都待在中國城呢?”
楊誌道“少將軍,這些子弟兵哪一個不是尊貴出身,要是有了傷亡,他們的父母找我的麻煩我可吃罪不起。”
折再興剛要爭辯,楊誌道“少將軍放心,這些年少將軍上陣殺敵屢立功勳,這次大戰我是不阻攔的,但是這些少爺們上陣還要派人保護他們,反而影響大軍作戰。我看還是讓他們留在大中國城為好。”
折再興覺得楊誌說的有理,道“也好就依將軍的意思。不過打箭爐位置重要,絕不能讓孫子涵之流占據。”
楊誌道“等整頓了大理朝綱,那些宵小之徒那個能留!”
折再興和楊誌等人商量事情的時候,種天豪也和另外11位太保也在商量下一步的去向,這些太保能夠跟隨種天豪來到打箭爐,說明這些人骨子裡還有他們華夏軍那股驍勇的熱血,要是就這麼回大中國城,讓他們有些不甘心。
所以這些太保集體找到種天豪,讓他帶隊進入大小金川,再掃平幾家土司,也算是為華夏國開疆擴土了。種天豪是想進入大小金川的,特彆是麥琪官寨的孫氏女,那是幫助他從男孩變成男人的重要人物,種天豪內心深處是舍不得這個女人的。但是折再興說的也對,因為一個女人,引起金川和華夏軍的衝突那是得不償失的。
麵對其他太保的勸說,他保持住了最後的理智,還是拒絕的他們的建議。種天豪對諸位小將道“諸位兄弟,不懼大小金川的地勢險惡,實乃我華夏軍子弟之楷模也,不過能否進入金川還要聽三弟的意思。”
諸位小太保都敬佩折再興的勇武,也就都不吵吵了。林天豹道“三弟現在楊爵爺那裡議事,你我兄弟去尋他問問。”
種天豪、林天豹二人向楊誌住處走來,半路之上正好遇到折再興。種天豪、林天豹二人急忙迎接了上去,種天豪道“三弟,你們議出什麼來了。”
折再興也不想向他二人隱瞞,於是就將楊誌的意思說了出來。種天豪一聽眉頭緊皺,林天豹一聽就怒了,道“為何讓我等在中國城內不出,真當我們是吃白食的不成嗎?”
種天豪想了想,道“三弟,這樣也不是辦法。咱們華夏軍向來是在刀尖上奪取功名富貴的,要是如此下去,隻怕華夏軍子弟真的成為紈絝了。”
林天豹也道“我等留在中原而不去扶桑,就是要在戰場上拚出一個功勞,以雪歸義城之恥!”
折再興看著種天豪、林天豹道“你們想怎樣?”
林天豹道“我要去找楊誌理論一番。”
折再興阻攔道“要他去理論也不是不可,隻是要拿出一個道道來,如果就去撒潑耍混不是英明所為。”
種天豪道“不如還是去大小金川吧。”
折再興聽種天豪要去大小金川,就是眉頭一皺,他看著種天豪,道“你就非要去金川不可嗎?”
種天豪道“三弟,你先聽我說。兄弟們想建功立業,可是楊爵爺不讓我們上戰場。不如去大小金川曆練一番,你也看到了哪裡的番兵鈍刀單衣,戰力虛弱,隻要我們運籌得當,定能建立功勳。與其跟西南夷或者蒲甘國拚死拚活,還是征伐大小金川安全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