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綱暈倒後被趙構的家人攙扶著走出了康王府,李綱的隨從急忙迎了上來詢問情況。康王府的家丁告訴李綱的隨從李綱要去樞密院衙門。李綱的隨從也不知道如何是好,隻好將李綱放進的轎子中,然後幾個人抬著轎子直奔樞密院衙門而去。
李綱在轎子裡迷迷糊糊的,他自己以為隨從是抬著他回府呢,所以也沒有多理會。當轎子停下來後,李綱走了出來,發現竟然到了樞密院衙門。
李綱一想覺得既來之則安之吧,他邁步走進樞密院直奔白虎堂而來。今日當值的正是李成。李成是禁軍的一個虞侯,屬於武職,在李剛麵前自然算不了什麼。麵對李綱咄咄逼人的詢問,他也無法,隻好去請劉豫。
劉豫來到白虎堂之上,看到李綱正坐在大堂之上閉目養神。
劉豫假裝斥責李成,道“李成,你這沒上沒下的東西,竟然不給李大人上茶。”
李成急忙道“小人該死,小人該死。”隨即,他便獻上茶水,退了下去。
此時白虎節堂之上隻剩下劉豫、李綱二人。李綱料想這裡又會有一番唇槍舌戰,沒想到劉豫禮數周到,這倒是讓李綱不知如何開口了。
劉豫道“李大人,這李成一介武夫,粗鄙之輩也,不必跟他致氣。這陛下既然有旨意頒下,我等精心辦差就是了。不知李大人看上了那些營頭的禁軍了,本官定然全力支持調配。”
劉豫這麼一問,李綱倒也懵了,他那裡知道那支部隊能征那支善戰呢。
李綱結結巴巴的說道“這個嗎,這個王淵的部下肯定調動的,其他就麻煩大人儘快調配吧。陛下隻給3日期限,到了期限若不能出兵,可也是欺君之罪。”
劉豫道“李大人就在京城為官,這禁軍是什麼德行想必也有所耳聞了。如今東京號稱有禁軍八十萬,實際上也就十幾、二十萬可用,而且多事老弱不看一戰,若是貿然出兵也就是送死而已。”
李綱深知此言不虛,道“在下也曾掌管國樞密院,這禁軍的積弊非一時可解。可如今國家為難,國朝厚待禁軍,這些禁軍總該有報國之心吧。”
劉豫道“這個報國之心說得好,我明日就發下公文,征調誌願為國出戰的禁軍將士,選擇3萬人馬出征,你看如何。”
李綱看著劉豫義正辭嚴,但是仔細一想又覺得不靠譜,道“劉大人,這誌願為國出戰的能與幾人?能否湊齊3萬人馬呢?”
劉豫道“如今強行征調禁軍,隻怕會引起兵亂,那金兵未到,都城先亂豈不滑天下之大稽。大人放心,我兒劉麟願意親自出征,以鼓舞三軍士氣。”
李綱一聽劉豫說讓劉麟出征,心中半信半疑,道“果真如此?”
劉豫道“這話還能有假,難道滿朝文武就大人一人有保家衛國之心不成。”
李綱道“大人此番行為,到讓我李綱佩服。咱們就一眼為定,三日後無論征集多少人馬,咱們立刻出征,為國效力。”
劉豫道“這兵甲糧餉還請大人所管兵部來準備了。”
李綱道“大人放心,我去尋孫傅,定然湊齊這些東西。”
李綱辭彆劉豫,又去找孫傅。孫傅是兵部尚書,說起來是李綱的上司。但是他全部心思全都用在編練六甲神兵上了。對於李綱要求調配兵甲器械,糧草軍餉隻是隻是一味推諉。最終李綱無奈又要拉著孫傅去麵聖。
最終孫傅也鬨不過李綱,隻是好道“兵部府庫都由你來調配,隻是不要耽誤本部(這是孫傅擺官威的自稱)編練六甲神兵就好。”
李綱得了孫傅、劉豫的支持後還是在展現了自己的才能,他一邊調配各種軍需物資,一邊以皇帝聖旨名義壓迫王淵出兵。王淵也是無奈,他找到了王定六,在王定六的一番授意安排下,他也明白了王定六的機關,於是也配合起李綱積極調兵準備了。
劉豫發下征兵文書後引起了禁軍的一片混亂,以前打仗就是直接征調那些隊伍出戰也就是了,所謂令出山搖動,沒有什麼道理可講,如今竟然征集誌願軍,讓大家不明所以。
長期以來禁軍疏於操練,當年連方臘的起義軍都無法剿滅,更彆說麵對如狼似虎的金兵了,開始之時應之寥寥。不過劉豫真的讓他的獨子報名參戰,這倒是鼓舞了一些士兵的事情,有些士兵開始報名了。更是有些士兵覺得康王、劉麟等人都能參戰,這事出反常必有妖,這裡可能有些不好說的便宜可占,所以也就跟著報名了。
東京城禁軍亂亂哄哄的折騰三天,3萬誌願出戰的禁軍沒有湊夠,但還是湊齊了1萬多人。宋欽宗也沒有細盤問有多少人出征,他覺得隻要是李綱離開東京,就沒有人在阻止他編練神兵了。
因此宋欽宗還親自登上了朱雀門為出征的禁軍送行,並當眾賜下天下督招討兵馬大元帥的印信,代表有先斬後奏權力的天子寶劍。朱雀門外的禦街之上禁軍將士旌旗招展、衣甲鮮明,麵對朱雀門上的宋欽宗齊聲高呼萬歲,一時之間旗帆招展、鑼鼓喧天,竟然讓宋欽宗生出幾分自豪感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