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羅序複員。
正是改革開放的第三個年頭。
服役四年,按哪來回哪去的安置原則,他的戶口應該落回原籍。
在部隊,他是偵察班長,學雷鋒標兵,老山前線一等功臣。
組織上為了照顧這位戰鬥英雄,在城鎮給他安排了工作。
但他不想給組織增添負擔,主動要求回到青山公社沙山大隊當農民,想先富起來,成為萬元戶,帶動鄉親們發家致富。
可現實給他潑了一盆冷水。
沙山大隊是個土地貧瘠的小山村。
四年過去,家鄉和他離開時一樣,什麼也沒改變。
他上有爺爺奶奶、父母,下有兩個妹妹、兩個弟弟,全家共9口人。
爺爺奶奶、父母、兩個弟弟都在生產隊勞動,每人一天10個工分。
10個工分隻勾一毛多點兒。
6個勞動力乾一天,總共還掙不上一塊錢。
等到年終決算的時候,交完公糧,生產隊再扣除一些費用,他們全家隻能分到幾十塊錢。
他兩個妹妹上學,一個學期兩塊錢的學雜費都要拖欠。
他是回來了,也隻不過增加了一個勞動力,家庭收入也沒有多大改善。
特彆是今年乾旱,山坡的莊稼都旱死了,預計10個工分隻能勾二三分錢。
而一萬元,這個數字太大了,照這樣下去,全家人種一輩子地,也實現不了這個目標。
戰友丁誌奇來看他。
丁誌奇是城裡戶口,複員後安置到煤城鎮五星派出所做包片民警。
丁誌奇看老班長家生活艱難,卻乾勁十足,就皺起眉頭。
“班長,你要想成為萬元戶,應該換個環境。”
羅序笑道:
“農民,不就是種地嗎,你也看到了,農村就這個條件,除了種地也沒有彆的。”
丁誌奇說:
“你可以到城裡找個工作,有了錢,再回來幫助鄉親們改變家鄉麵貌也是一樣!”
城裡的工作不好找,很多人都待業,這個情況,羅序很清楚。
“小丁,城裡人都找不到工作,我看還是算了吧。”
“班長,國營煤礦都是正式工人,有人也進不去的,但煤城鎮所屬煤礦還是可以進去的,但隻能是臨時工,好活也沒有,就是下井挖煤,待遇比不上國營煤礦,但工資也不低,一個月也要七八十塊吧。”
“這麼多!”
一個月就比他們全家乾一年的錢還多,羅序動心了,“可以!”
丁誌奇提醒,“挖煤這活又臟又累,四塊石頭夾一塊肉,傷亡事故經常發生,十分危險,班長,你可要想好!”
雖然家裡人怕出事,一致反對,但羅序掙錢心切,“我去挖煤,這樣才有成為萬元戶的希望!”
這樣,羅序就成了煤城鎮煤礦五井的一個臨時礦工。
正是有了這份工作,兩年多過去了,羅序家的生活得到極大改善,再加去年分田到戶了,種地的收入也增加了,幾十年來,家裡多少有了幾百塊錢的結餘。
他想,隻要這樣乾下去,有個十幾年,萬元戶的目標就能實現。
可是,他做了一件看似尋常的好事,卻打亂了他穩定的生活,惹了一身大麻煩。
這天,羅序上中班,時間是下午四點到夜裡十二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