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後晉末帝——石重貴_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_思兔 
思兔 > 曆史軍事 > 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 > 第二章 後晉末帝——石重貴

第二章 後晉末帝——石重貴(1 / 2)

石重貴,太原府太原縣人,晉高祖石敬瑭的養子,後晉末代皇帝。生父早亡,少時謹厚,為石敬瑭所愛。石敬瑭叛唐南下時,留守太原,掌管河東事務,穩定後方。石敬瑭稱帝後,曆任開封尹、東京留守,政績平平。安從進叛亂,石重貴出兵果斷,即平襄州之亂。石敬瑭去世,石重貴於柩前繼位,不顧晉遼國力差距,力排眾議,對契丹強硬地“僅稱孫不稱臣”,拒絕再臣事契丹,隨後又多次挑釁契丹。在兩國的野心家慫恿下,契丹大軍以楊光遠為內應揮師南下,進逼黃河沿線,石重貴親自領兵北上,於戚城、馬家渡擊敗契丹軍,逼迫其在澶州與後晉軍展開決戰,契丹兵敗北去。契丹再度南侵,石重貴親征,後晉大軍在陽城附近的白團衛大破契丹,契丹國主倉皇北逃。多次遣使稱臣求和無果後,下詔舉全國之力北伐,然而主帥杜重威懼戰叛降,致使後晉防線全麵崩潰,契丹軍隊長驅直入,占領後晉都城,石重貴出降,後晉滅亡。隨後石重貴被流放黃龍府,病死,遼景宗追封他為晉王。

石重貴,出生在太原汾陽裡,本為後晉高祖石敬瑭的侄兒,生父石敬儒,曾經做過後唐莊宗李存勖的騎將,早逝。石敬瑭愛重石重貴,遂將他收為己子。少時謹言慎行,質樸純厚,深得石敬瑭喜愛,到各地鎮守都讓他跟隨前行,曾把諸多事情委托給他辦理,但石重貴生性愛好馳馬射箭,頗有沙陀祖輩之風。

石敬瑭在晉陽舉兵叛唐,後唐大軍圍攻太原,石重貴或出謀劃策,或冒矢拒敵,石敬瑭愈發看重這個義子。石敬瑭以向契丹國主稱子和割讓燕雲十六州為代價,向契丹求援,契丹國主發兵五萬大敗圍城的後唐軍隊。石敬瑭離太原赴洛陽奪取帝位,臨行前在契丹皇帝耶律德光的推薦下,選擇石重貴留守太原,授以北京留守、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司徒、行太原尹,河東節度使。

成德節度使安重榮有反意,石敬瑭借巡幸鄴都準備討伐事宜,離開東京前任命石重貴為東京留守,改任廣晉尹,進封齊王,並留下十數通空名宣敕給石重貴,以備山南東道節度使安從進謀反。安從進叛亂進攻鄧州,石重貴立刻派遣張從恩、焦繼勳等大將出京討伐,成功平定安從進之亂。

石敬瑭,生有六子,五子早亡,僅剩幼子石重睿一人。石敬瑭病重之時,曾在宰臣馮道獨自奏對時,命近侍將石重睿抱起放到馮道的懷裡,希望馮道能在自己死後,扶立幼子為帝。

石重貴即位前,後晉的形勢並不樂觀,契丹憑扶立石敬瑭之功,挾製中原,頻頻插手後晉內政,契丹朝內盧龍節度使趙延壽等人多次勸說耶律德光攻打後晉。後晉的南麵有吳越、後蜀、南唐等割據政權,南唐和後蜀和契丹關係密切,而北麵失去燕雲十六州的屏障,中原大地暴露於契丹人的馬蹄之下。後晉統治集團內部矛盾重重,加之連年的旱、蝗、澇、饑,餓殍遍野,藩鎮主帥肆意盤剝民脂民膏,境內民怨沸騰,政權內外交困,危機四伏。

石敬瑭於鄴都保昌殿病逝,馮道與當時掌握禁軍實權的侍衛親軍都指揮使景延廣,以國家多難,宜立長君為由,擁立二十八歲的石重貴為帝,石重貴於石敬瑭柩前即皇帝位。

石敬瑭時期,後晉與契丹保持著“君臣—父子”式的藩屬外交關係,每年向契丹繳納30萬帛的歲貢。石重貴即位之初,眾大臣基於兩國實力,勸其保持隱忍,繼續上書“稱臣稱孫”,避免兩國交戰,隻有權臣景延廣力主向契丹國主“隻稱孫不稱臣”,石重貴最終采納景延廣去臣稱孫的方案,,派遣判四方館事朱崇節、右金吾大將軍梁言出使契丹,並上書稱孫,不稱臣。

石重貴大赦天下,除放蝗災州縣的租稅,同時對各藩鎮郡守加官賜爵,厚賞近臣。馮道多次上書請求恢複樞密使一職,石重貴都沒有允許。契丹多次遣使慰問、致祭石敬瑭、以及交涉兩國藩屬關係。朝廷收複襄州,安從進於城內自焚,朝內為安撫人心,下旨消減襄州賦稅,赦免從逆,安撫賞賜吳越國王錢佐、閩王福建節度使王延羲。對之前叛亂的襄州消除治州,降為防禦州,直屬京師,打壓山南道藩鎮實力。

期間後晉和契丹仍保持一定頻率的外交往來,契丹對於石重貴脫遼自治的政治轉向非常不滿,遣使問責,石重貴則放任景延廣進一步的挑釁行為,景延廣傲慢無禮地對契丹使臣說“先帝是你們北朝(契丹)冊立的,但現在的皇帝是中原人擁立的,稱孫做鄰國就可以了,沒有稱臣之理。如果契丹翁皇帝不滿意,可以派兵來攻打,我們晉朝有十萬口橫磨劍,不要最後打仗的結果是爺爺打不贏孫子,讓天下人笑話!”此外,景延廣還遊說石重貴囚禁契丹回圖使,殺害契丹商人,搶奪其財物。

石重貴稱孫不稱臣的一係列,激進外交策略導致兩國關係迅速惡化,耶律德光認為後晉有脫遼自立、強大難製的發展趨勢,加之其進取中原的野心,兩國野心家的鼓動,兩國開戰已成必然,而青州節度使楊光遠的謀叛,與通敵成為兩國大戰的直接導火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單州刺史楊承祚夜開城門逃往其父楊光遠治所青州,後晉朝廷接到信報後,立刻派侍衛步軍都指揮使郭謹領兵到鄆州布防,以備契丹入侵和青州叛亂。楊光遠有謀叛之象更加明顯,朝廷再派左領軍衛將軍蔡行遇增兵鄆州,並遣官員巡檢黃河南岸至黃河入海口一帶。鄆州作為位於東京東北的水陸要衝,是防禦青州之敵的軍事重鎮,晉軍增援此地,是為保都城無虞,而加強黃河下遊巡檢,則是為切斷楊光遠與契丹的聯係。石重貴詔令河北道和河南道的多位節度使、大將進京籌劃與契丹作戰事宜。

楊光遠勾連契丹反叛,派兵攻打淄州,抓獲刺史翟進宗後固守青州,契丹大軍以騎兵為主,采取“東西兩路並進,協同作戰”的靈活進攻方案。西路為偏師,作為牽製作用;東路為主攻方向,以渡過黃河,攻取東京為戰略目標。東路又分為兩線,西線圍繞戚城—澶州爭奪,東線則圍繞對於鄆州的爭奪。

契丹東路軍前鋒趙延壽、趙延昭率領騎兵五萬入境,兵鋒已達甘陵,在後晉內奸貝州城守將邵珂的幫助下,一舉拿下後晉的糧草重地、水路要衝貝州,然後駐紮於黃河北岸之南樂。西路契丹軍隊由安端率領,自雁門關南下,圍攻忻、代二州,以牽製後晉河東力量。石重貴任命北京留守劉知遠為幽州道行營招討使,率領恒州節度使杜重威、定州節度使馬全節及其本部30萬兵馬,對抗契丹西路偏師。劉知遠等人與敵軍在秀穀爆發激戰,後晉軍殺敵三千,活捉五百,捕獲敵將十七人,契丹西路大軍潰散。

東路大軍由耶律德光親自率領,進犯滄州、恒州、邢州。早在貝州陷落消息傳回朝廷時,石重貴就遣使去向耶律德光求和,但因兩國開戰,使者無功而返。朝廷隨後以高行周為北麵行營都部署,以符彥卿、皇甫遇分彆為馬軍左、右廂排陣使,王周、潘環分彆為步軍左、右廂排陣使澶淵黃河一線禦敵。

石重貴隨後留下李周為東京留守,任命侍衛馬步都指揮使景延廣為禦營使,伴駕北上親征。由於契丹多次進犯黎陽,石重貴先派右武衛上將軍張彥澤等,率領三千精銳騎兵抵禦契丹騎兵。耶律德光任命趙延壽為魏博節度使,圍攻鄴都,自己率三四萬鐵騎人在元城設立中軍大帳。石重貴任命侍衛馬軍都指揮使李守貞為前軍都虞候,自己率軍駐紮在澶州,準備抵禦契丹軍正麵進攻。石重貴再次派使給耶律德光去信,請求重修舊好,耶律德光回信說“兩國開戰已成定局,不可改變。”

後晉派兵駐守黃河沿線要津麻家口、楊劉鎮、馬家渡、河陽。耶律德光決定充分利用騎兵機動優勢,分兵兩路,親率領主力直接南下,自澶州一帶強行渡河,直取東京;命從弟麻答向東進攻,渡過黃河後與楊光遠合兵,再轉向西南,奔襲東京。

麻答率軍圍攻博州,刺史周儒獻城投降,與楊光遠一起領契丹大軍在馬家渡渡河,而晉軍主力此時集中於西線的澶州一帶,鄆州兵力有限。當時,鎮守鄆州附近汶陽的郭謹收到契丹渡河的消息後,隻能派左武衛將軍蔡行遇率領幾百騎兵奔赴馬家渡截攔,反被伏兵擊潰。契丹軍在周儒的幫助下,已有小股軍隊搶先於馬家口渡河,營於東岸,攻鄆州北津,以應楊光遠。

鄆州是黃河防線被突破後,晉都東北唯一可據河防守的城池,身處澶州的石重貴隻能分兵救援東線,“遣義成節度使李守貞、神武統軍使皇甫遇、陳州防禦使梁漢璋、懷州刺史薛懷讓將兵萬人”,沿黃河水陸並進,力圖趁契丹軍在黃河東岸立足未穩時進行阻截。

由於西線後晉軍隊的分兵,禦營使景延廣又要求西線的後晉軍隊,各守本部,不能互援。西線遼軍抓住機會,進行第二波進攻,圍高行周、符彥卿及先鋒指揮使石公霸於戚城,石重貴親自率軍救援戚城,迫使契丹解圍而去。西線晉軍在戚城擊退敵軍後,支援東線的李守貞等也於馬家口大敗契丹,摧毀了渡河部隊所築的營壘,契丹軍隊損失慘重。契丹進行渡河作戰時,楊光遠也派兵西進,企圖與契丹東路軍會師,但亦受阻於鄆州,而在契丹西南麵的吐蕃首領李彝殷也出兵四萬,從麟州北上侵襲契丹,騷擾契丹後方。經過兩個月的交鋒,契丹東西兩線進攻皆受阻,遂集中兵力於西線,準備與晉軍決戰於澶州城下。

耶律德光先假意從元城撤退,實則埋伏於古頓丘城,準備等杜重威率領的恒、定兩州兵馬與後晉東路軍合兵時,以騎兵優勢在曠野之地一舉殲滅後晉所有主力。然而,因為連日大雨,後晉軍隊守城不出,契丹軍隊反而人困馬乏,耶律德光采納趙延壽的建議決定主動出擊,奪取澶州德勝渡的浮橋後搶渡黃河。耶律德光率軍十萬橫陳於澶州城北,石重貴率軍出戰,兩軍交戰一整日,互有勝負,死傷慘重。契丹軍先退去,隨後契丹兵分兩路,一路燒殺搶掠北撤歸國,第一次契丹南侵以失敗告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契丹撤退後,石重貴於四月安排完對契丹防禦和封賞眾人後,返回東京。令李守貞率步騎二萬討伐青州楊光遠,張從恩等進攻貝州趙延昭,趙延昭放火燒城,劫掠一番後棄城逃回契丹。契丹頻有兵馬寇邊,石重貴命劉知遠、杜重威等十五將抵禦契丹。代州刺史白文珂於七裡烽大破契丹,斬首千餘級,生擒將校七十餘人,克複青州,楊光遠等投降。

契丹耶律德光與趙延壽領全軍南下寇邊,圍恒州,分兵攻陷鼓城、槁城、元氏、高邑、昭慶、寧晉、蒲澤、欒城、柏鄉等縣,前鋒至邢州,河北諸州告急。

石重貴因病未能親征,詔張從恩、馬全節、安審琦率師屯邢州,趙在禮屯鄴都。耶律德光大軍屯於元氏,契丹軍隊較首次入侵,兵力更勝,石重貴命張從恩率軍稍退,以避其鋒芒。然而,後晉軍隊畏敵如虎,這一後退避敵的命令致使後晉軍隊向南大潰逃,一直逃到相州都無法恢複軍隊的正常建製。

朝廷命上次潰逃的各將重新領兵回去鎮守邢州、鄴都,並命右神武統軍張彥澤駐兵黎陽,西京留守景延廣自滑州領兵駐守胡梁渡。隨後契丹軍隊進逼邢州,石重貴命義成節度使皇甫遇領滑州兵與鄴都守軍共同進軍禦敵,契丹軍發揮騎兵機動優勢,分兵殺掠邢、洺、磁三州,遊兵入鄴都境內。



最新小说: 喲!瘋批帝王靠聽我心聲奪回氣運 無敵後,重生傲世 公主多夫,腹黑太傅早有圖謀 重生之獨愛老婆心尖寵 重來的軍婚 以死謝罪?重生後全宗門跪求原諒 借屍還魂 穿越平行時空之流年似水 世間無我這般魔 重生成為陰鷙攝政王的心尖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