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翁門在吳國,那就很難說同吳王沒有關係。
事實上,翁門受到曆代吳王的扶持,同時也接受吳王的驅使。
上一次,朝中有人打算挑起清淨寺同勳貴之間的鬥爭,吳王不但清楚,而且樂觀其成。
這一次,吳王秉持著同樣的態度。
有人勸吳王遠離翁門,如今灰頭土臉的燕國,就是前車之鑒。
吳王直接賞給他一個蔑視的眼神。
以漠西城為突破口來對付燕國,吳王也得讚一句好算計。
不過——
這種計策,隻能用上一次。
如果太子用同樣的手段來對付吳國,恐怕各家諸侯都會人人自危。
梁國有煙雲穀;魯國有蓬萊閣;越國有南安洞——
就連那些小諸侯的領土上,也有同翁門差不多大小的江湖幫派。
太子可以對付翁門,但絕不會牽連到吳王身上。
對付翁門?
這裡是吳國,是吳王的主場!
當北鎮撫司的人大張旗鼓的出現在吳國的地界,而且沒有掩飾前往翁門問罪的意圖,吳王稍微有些意外。
他原以為,太子應該會動用手中的江湖勢力,同翁門展開一場廝殺。
畢竟明眼人都能看出,丐幫和清淨寺都早已投入了太子的陣營。
又有人建議將北鎮撫司的人劫殺,吳王依然賞給他一個蔑視的眼神。
既然大張旗鼓的前來,說明手中已有實質性的證據;大大方方的前來問罪,說明太子並不打算在此時痛下殺手。
當然,如果要動了北鎮撫司的人,下一撥來的,恐怕就是三法司的官員,和錦衣衛的高手。
命人暗中保護,吳王將注意力又轉回到應該關注的地方。
天下的局勢!
年前安排的那一場刺殺,並未達到預期的效果。事後,吳王特意派相國前往上京,向梁王做出解釋。
掃一眼厚厚的禮單,梁王諒解了吳王的魯莽。
有一點,梁王猜得十分準確,那就是吳王焦躁的原因。
年齡!
當年的鄭王果斷的放棄了鄭國,變成了如今的鄭親王。
不但位列諸王之首,還手握兵權,枯木逢春。
吳王雖然無法目睹他現在的狀態,不過從京城傳回的情報分析,這老家夥再活個十幾年,應該問題不大。
可吳王自己?
早年間的沒有節製,再加上殫精竭慮的謀劃,吳王對自己身體的糟糕程度,有著清醒的認知。
繼承人中規中矩,承平盛世守住這份基業,倒也沒什麼問題。
但是隻要天下大亂,會被那些餓狼吞得連骨頭渣都不會剩下。
吳王打算在閉眼之前,將整個帝國都納入吳國的版圖。
梁國有十萬鐵騎,二十萬黑水軍,徐王的軍隊更多。
吳王敢覬覦天下,靠什麼?
靠的是魯王的退出,和吳王手中的大殺器。
這殺器,同翁門息息相關。
其他幾家都在靜待時機,吳王必須主動尋找機會。
他的目光,投向了遙遠的燕國。
鼓破萬人捶嘛!
隻要多踩上幾腳,燕國定會狗急跳牆。
此刻的燕王,還不知自己已被吳王惦記上,正在焦頭爛額的應付來自京城的壓力。
兵部發來文牒,措詞極為客氣,請燕國協助胡羅素部守護緩衝地帶的安寧。
緩衝地帶幾乎無險可守,除了與高原的大軍死磕,還能如何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