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太陽剛剛升起,邵明他們已經蹲了半天馬步了。
李大虎推著梁文軒過來的時候,看見的就是六七個孩子,年齡不一,但是態度認真的蹲著馬步。
“好了,時間到了。活動一下筋骨,兩兩對打一下。”
趙武這幾天教的是棍法,他自己跟著山上師傅學的雜。
其實他自己都不知道該怎麼教,就是把自己曾經學過的,照搬給這些孩子們。
趙武和魏東對打,邵雲和李強,邵明和江墨……
梁文軒看著場上對打的幾組,心裡也差不多明白了。
這裡麵,學的最好的,最紮實的,是東家二兒子,身子靈活,腦子靈活,反應快。
對打結束,趙武帶著他們調整了呼吸,李大虎給他們講騎馬的要領。
這場地無法讓他們實踐,隻能先講理論。
李大虎是有經驗的騎兵,他所學的,那是在戰場上廝殺得來的。
早上晨練時辰到了,大夥各自散去,上學堂的上學堂,回家的回家。
魏東有差事,李強他們這些小的,沒有具體的差事,都是輪流跟著兩位少爺去學堂的。
不去學堂,就在家裡跟著李管家跑腿,或者跟著宋賬房學些算學。
沐以安覺得,不管是做小廝,長隨,管事,都要識字,會算學,懂人情世故。
這些小廝,從小培養起來,將來邵明他們才能不缺幫手。
沐以安覺得,古代的孩子,要想出人頭地,也是要付出努力的。
邵明和邵雲,雖然沒有聞雞起舞,頭懸梁錐刺股,但是,也是從早到晚,沒有閒著的時候。
早起鍛煉,白天去學堂,晚上回來,要完成夫子布置的作業,還要跟著梁先生他們學知識。
梁先生沒有講什麼排兵布陣那些深奧的東西,他講的是西北的風土人情。
關師傅講的是自然界中不同的現象代表著不同的含義,那是上天的語言。
這些知識,是兩個孩子沒有接觸過的,他們覺得新鮮,有趣,聽得意猶未儘。
江書韻也會跟著聽一聽,感受一下,這時候的大西北和幾千年以後的大西北有什麼不同。
就這樣,梁文軒幾人在江家安頓下來了。
有一個傍晚,江書韻他們從梁先生的書房出來,準備回內院了。
“爹,我們回房間了。”
“回去吧,不要看書看的太晚,學問不是一天就能學成的。”
“我們知道,一會就睡覺了。”
江書韻叮囑完,也回了房間。
“聽完課了,感覺怎麼樣?”
沐以安剛剛哄睡兩個小的,晚上有魏嫂子和方嫂子輪流看著,沐以安也放心。
邵容和邵珂很省事,吃飽了就睡,晚上就起來一次,喝點奶,換一次尿布,一覺睡到天亮。
天氣熱,沐以安讓李嫂子臨睡前把羊奶煮好,晾涼以後,吊在水井裡。這樣,半夜孩子醒了,再煮開一次,晾涼了就可以喝了。
沐以安半夜要起來一次,一起給孩子喂奶,她的母乳沒有了,五個月的時候,就斷奶了。
孩子還小,方嫂子說,等周歲以後,吃的東西多了,晚上基本就不會吃夜奶了。
“梁先生講的很精彩,感覺我那時候去的西北和他說的不是一個地方。”
“肯定不一樣啊,即使地理位置差不多,但是,咱們那時候,國家花了多大的精力,物力和財力治理大西北。”
沐以安沒有去過大西北,她隻看過一些影視資料。尤其是西北治沙的資料,那是幾代人努力的結果,是一項可以寫入史詩的行動。
“也是,隔著幾千年呢。”
沐以安打了一個哈欠,她困了。
半夜還要起來喂孩子,她要睡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