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飛機在希斯羅機場的停機坪上緩緩停穩,加布裡埃爾·馬丁內利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看著窗外陰雲密布的天氣,馬丁內利按捺不住自己緊張的心情,聽著舒緩的艙內音樂和嘈雜的催促和交談,來自巴西的小夥子攥緊了雙拳。
這不是馬丁內利第一次來到英國。他已經來過很多次了,當然每一次都不是為了旅遊。
馬丁內利並非是深藏在石頭外殼中的璞玉,實際上,他自出道起就在不斷散發光芒,吸引了不少尋寶人的注意。
璞玉在不斷向外輻射自己的光芒,然而尋寶者出於各種原因,多次與他擦肩而過。
他清楚地記得,在幾年前,16歲那年,當他第四次從曼聯的卡靈頓基地中走出來的時候臉上所帶著的失望神情。
“曼聯感謝你的付出,但是你距離英超聯賽的水平還相去甚遠,希望我們未來還能再次相見。”他記得那個滿臉假笑的工作人員冠冕堂皇地說道。
馬丁內利當時英語並不好,他聽不懂那工作人員每字每句到底說的是什麼意思,但是他聽懂了那人的態度。
這代表著拒絕。
又一次拒絕。
13歲至16歲期間,馬丁內利因伊圖阿諾與曼聯的合作關係,四次前往曼聯試訓。每一次接到通知,馬丁內利都滿懷憧憬地像今天這樣邁向球場,可每一次的結果都是铩羽而歸。
他自認為自己表現得並不差,與格林伍德、威廉姆斯等同齡球員競爭,他也不落下風。
他清楚地記得,那個被傳說是c羅的下一代接班人的格林伍德,在當時被他用他認為最基礎的拉球晃得團團轉之後,對他怒目而視的樣子。
他也清楚地記得,那青訓教練在場邊看著自己踢球的時候,那遺憾而可惜的神情。他曾經不懂,但他最後都明白了。
因為在最後一天,麵露忐忑的少年第四次等到了來自曼聯的決定——他們始終未給出簽約意向。
馬丁內利看懂了那個工作人員送他離開的時候的眼神。他從中看不出一點遺憾,也看不到什麼喜悅,自始至終,有輕蔑和一絲憐憫。
他意識到他們其實並沒有真正把自己當回事來看待。
或許是因為自己的表現還不夠驚豔,或許是教練組並不喜歡自己這種風格的球員,也或許是曼聯根本就不認為來自什麼伊圖阿諾的什麼巴西球隊能有好球員。
他們讓馬丁內利在曼聯訓練,僅僅是因為這是和伊圖阿諾的協議要求。但他們自始至終就根本沒想過從這家所謂的合作俱樂部簽約球員。
恐怕他們還會懷著悲憫的心情安慰馬丁內利——這樣個南美小孩被牽著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還要自己回去,真是可憐。
馬丁內利曾經懷疑過一切,就是沒有懷疑過自己。
因為足球是會說話的。
他相信,總會有人能發現他,把他帶到萬眾矚目的地方,把舞台交給他。
這一天來得很快。
狼隊的報價是迅速的,在冬窗前,了解到阿爾米隆有可能離隊的狼隊球探就已經開始接觸馬丁內利並詢問他的興趣。在得到肯定的答複之後,他的名字馬上出現在魏樂的辦公桌前,並隨後和阿達瑪·特拉奧雷的名字一起被傳遍了整個轉會部門。
在阿爾米隆宣布離隊的第二天,一封800萬歐元的報價書就送達了巴西。
伊圖阿諾這支球隊建隊以來就沒見過這麼多錢。
他們忙不迭地同意了,甚至沒有討價還價一次,生怕惹怒了這金主。
但這個價格是狼隊精心計算過的,足球總監馬特·霍布斯打包票地說,他們的估價一定不會虧本。魏樂願意相信他。
那麼接下來,就是馬丁內利和狼隊的直接接觸時間了。
馬丁內利也等來了他期盼已久的電話,電話的另一邊,正是那個年輕得出奇,以擅長培養年輕球員而著名的世界最佳主教練提名,魏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