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而久之,這座寺廟門前再也沒有發生過類似的事件。
或許那些曾經拋棄孩子的父母們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或者是受到了某種神秘力量的警示,不再輕易做出不負責任的行為。
而靈山寺,也因此成為了一個充滿神奇色彩的地方,吸引著更多人的目光和敬仰。
他沿著蜿蜒曲折的山路前行,山間清風拂麵,帶著清新的氣息和悠揚的鐘聲。
他來到了寺廟前,一座古老而莊嚴的建築映入眼簾。
寺廟的大門緊閉著,門上鑲嵌著精致的銅環。慕景霽輕輕叩響門環,發出清脆的聲音。
不一會兒,一名小和尚打開了門,見到慕景霽,恭敬地行了個禮“施主請進。”
慕景霽走進寺廟,穿過庭院,來到了大殿。殿內香煙嫋嫋,供奉著一尊巨大的佛像,莊嚴肅穆。他虔誠地向佛像鞠躬行禮,然後轉身走向後院。
在後院的一間禪房外,慕景霽停下腳步,輕聲說道“在下慕景霽,求見慧緣大師。”
片刻後,屋內傳來一陣低沉而又蒼老的聲音“進來吧。”
慕景霽得到許可後,小心翼翼地推開房門,進入禪房內。隻見慧緣大師正端坐在一個蒲團上,雙目緊閉,似乎正在閉目養神。
慧緣大師微微睜開眼睛,點了點頭,示意他坐下說話。
慕景霽依言坐在一旁的椅子上,靜靜地看著眼前這位慈眉善目的老人。他看起來就像鄰家那位慈祥的老爺爺,讓人感到十分親切和溫暖。然而,真正知道慧緣大師真實身份的人卻是鳳毛麟角。
至於慕景霽為何會認識慧緣大師,這一切還要追溯到他主動請纓去平複邊疆戰亂的時候。出征的前一晚,慧緣大師突然來到王府,表示有幾句話想對他說。
慧緣大師的名字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儘管慕景霽自己並不信奉神靈,但對於這樣一位德高望重的人物,他還是給予了應有的尊重。畢竟,慧緣大師的地位和影響力都是不容小覷的。
““在下此番前來,是希望大師能為我解惑,特彆是關於慧緣大師在我出征前所言。”慕景霽緩聲說道,他將自己的來意娓娓道來。
慧緣大師原本緊閉雙眼,此時也慢慢地睜開了眼睛。他的眼眸深邃而神秘,仿佛蘊含著無儘的魔力,令人不禁心生敬畏之情,仿佛置身於萬丈深淵之中。
“王爺是否還記得老衲當年所言?”慧緣大師輕聲問道。
“自然銘記於心。出征之前,大師曾叮囑我要警惕身邊之人,切莫陷入深淵。”慕景霽回憶起當時的情景,心中湧起一股複雜的情感。
“除此之外,大師還說了另外兩句話,‘萬般緣數皆重組,故人已非昔日故’。”慕景霽繼續說道,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透露出對這些話語的深思熟慮。
然而,當他正要說出第三句話時,卻被慧緣大師打斷了。
“王爺聰慧過人,想必這些問題並不需要老衲過多解釋。”慧緣大師微笑著說道,眼中閃爍著睿智的光芒。
“既然如此,那今日老衲便再贈予王爺一句話‘鏡中人非眼前人,眼前人非今生緣。’”慧緣大師緩緩地說道,他的聲音平靜而深沉,如同夜空中的星辰般璀璨。
“這些話的深意,相信王爺自會領悟。”慧緣大師說完後,再次閉上了眼睛,不再言語。他似乎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將答案留給了慕景霽去思考和解讀。
慕景霽心裡清楚,有些事情是不能被泄露出去的,所以也就不再勉強追問下去了。
“多謝大師,此次前來叨擾了,我先告辭了。”
慕景霽恭敬地退出了禪房,剛走出沒幾步,就碰到了之前給他開門的那個小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