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昭沒有讓張寧寫信給張燕,張燕與管亥不同,已經不再打黃巾的旗號,以黑山軍自稱。
而且李昭得到消息,張燕已經向朝廷獻上降表,請求招安。劉宏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接受了張燕的歸降,封他為平難中郎將。
張燕就這樣完成了身份的洗白,李昭覺得張燕並不在意太平道,想來也不會認張寧這個聖女,就不打算聯絡他了。
信送至青州,管亥還不知會如何回應,李昭的軍隊卻已經組建完畢。
幽州的工匠們沒日沒夜地鍛造,采用了李昭的流水線作業後,產量果然提升顯著,終於是將李昭所需的武器裝備打造完了。
李昭將裝備列裝全軍,再用係統升級士兵和明光鎧,幾萬大軍瞬間完成了蛻變。
張遼、徐晃卻是找到李昭,請求給個番號。他們的軍隊步兵李昭用的是北府軍模板,騎兵用的是玄甲軍模板,但北府、玄甲名卻已經給了黃忠、趙雲的部隊。
就連高順、公孫瓚也有陷陣、白馬義從之名,所以他倆來求個名號。
李昭拗不過他倆,就給他倆起了個名。
因為張遼駐地在盧龍塞,就命名張遼的軍團為盧龍軍。
徐晃則因他有周亞夫之風,李昭就叫他的軍團為細柳軍。
他倆都起了,李昭就隨便給典韋的親衛取名神武軍,太史慈的水軍為橫海軍。
說來遼東的戰船已經造好了一批,李昭就親自去遼東查看。
“主公!”太史慈見李昭來了遼東,趕緊召集橫海軍的士卒。
這些士卒皆是沿海漁民出身,水性極佳,因為還沒有戰船,太史慈就征召了些漁船來演習。
“子義,練兵練得不錯!”李昭見這些水軍皮膚黝黑,顯然是每日泡在水中,被太陽曬的。
“造船廠已經造好了一批戰船,隨我去看看吧。”李昭讓太史慈隨行。
太史慈跟在李昭身邊,也趁機說出了自己的擔憂。
“主公,大海不比江河,風浪甚大,主公就算練出水軍,或許也隻能在這渤海行駛。但若是這樣,主公還不如練些步卒,不必搞這水軍。”
太史慈一開始就說過這些,不過李昭執意要練水軍,此刻再一次提出。
以漢代的航海技術,隻能在近海航行,且多有事故。哪怕是孫權,派數百艘船渡海前往遼東與公孫淵聯絡,也有沉在半道上的時候。
“子義無須擔心!”太史慈的話沒有打消李昭建海軍的決心。
太史慈見勸不動,就不再勸了。
來到造船廠,已經造好了一艘樓船和幾艘鬥艦、走舸。
樓船是漢代水戰的主力艦船,船高首寬,外觀似樓。樓有三層,一層可站甲士短兵相接,二層可站長矛手,三層可站弓箭手。
樓船可載士卒千人,最大的可載三千人。但也因此,樓船適航性極差,隻能在平穩的江河裡航行。哪怕是在長江,也會因為過高而側翻。孫權的樓船也有過自己翻了的記錄。
樓船的另一個缺陷就是速度慢,本質是個水上堡壘,戰術就是短兵相接,所以航速慢。一旦對方用火攻,跑都跑不了。
樓船確實不適合出海,但李昭有係統。
【樓船(可升級)】
“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