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過多久,各個國家的新城報社站點紛紛開始運營起來,而南亞日報也開始在各個國家發行銷售。
這份日報使用的是漢字作為文字載體,並沒有將其翻譯成發售地國語言。
這也是各國允許該日報進入本國市場的原因之一,因為它的主要目標受眾群體是各國的華人社區。
自從這份日報開始發售以來,各地的華人們對新城有了更為直接和深入的認識與了解。
這份日報已經成為了他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天必讀的一份報紙。
更何況,這份日報上還連載著精彩的小說,在這個時代背景下,這種具有強烈娛樂性的小說猶如一股清新的風,讓讀者們愛不釋手,欲罷不能。
同時,通過這份報紙,各種政策得以潛移默化地傳播到東南亞各國,深入人心。
與此同時,各國的報紙提出的轉載請求也得到了批準和許可。
王澤考慮到未來電視劇的觀眾群體問題,認為小說需要擁有足夠多的讀者數量才能產生更大的影響力。
於是他決定同意這些轉載請求。
在王春完成學業回到新城後,她立刻投入到電視台的組建工作當中。
各種設備也開始從美國購買,攝像一類的設備在新城並沒有廠家生產,這一點王澤倒是不擔心,畢竟新城的人力必然不可能追求全產業鏈。
王澤能肯定新城隻要抓住材料這一點,新城在未來就絕對不會差,畢竟一切科技進步,歸根結底還是要落實在材料上,而新城因為他超能力帶來的優勢,就是卡住了全球科技的底層技術。
現在每天編輯部大量產出新章節,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淘汰,剩下的人對於這種小說寫的越來越順了。
但是現在在報紙上連載的依舊隻有三部小說,一部穿越漢朝的曆史小說,兩部仙俠小說。
這三部也會是第一批拍攝成電視劇的小說。
王春回來之後,便派人前往了香港。
香港因為吸收了上海電影人,現在的發展在華人圈裡麵當屬第一。
王澤想要拍攝電視劇,自然需要專業人士來幫忙。
這些人可以更多的創意和建議,幫助王澤更好地呈現故事。
因此,王澤希望能夠邀請到一些知名的導演、編劇和製片人加入他的團隊。
新城想要在娛樂產業取得成就,就必須依賴香港地區的人力資源。
因此此次前往香港,也吸引了眾多電影人的加入。
新城向他們承諾住房、高薪以及豐厚的影片分成待遇,甚至保證每人每年至少能出演一部重要角色的影片。
這樣的待遇對於當時的香港來說無疑具有極大吸引力。
儘管香港的電影和電視行業發展蓬勃,但從業者們往往難以獲得豐厚回報。
在這裡,他們隻是打工者,而來到新城後,將成為合作夥伴,享受更多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