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學校的數理化考試都是模式化的,萬變不離其中。
特彆是在小升初、中考、高考這些重要考試中,基本上不會出現脫離模式化的題。
就算有變化,你也絕對可以從以前所做題中發現規律。
因此,我以前采取笨辦法就是不斷地做題,不斷地做各種卷子。
真正聰明的人是用腦子在做題,我沒那麼聰明,隻能靠積累經驗。
我解釋完畢後,柳明赫說出他的計算方式。
嚴格來說,那不是計算方式,而是融合模型裡尋找最優解。
“加權求和還有權重,這個你總該明白吧?”
柳明赫說完用期待的目光注視著滿臉呆滯的我。
我慢慢搖頭,我完全不知道他在說什麼。
柳明赫歎了口氣:“你剛才的搖頭,拉低了我們倆智商的平均值。”
我緩緩點頭,這次我聽懂了,他是在諷刺挖苦我。
接下來柳明赫給我做詳細解釋,他用的是粒子群算法。
粒子群算法源自於對鳥類覓食的研究。
我就用鳥類覓食直接來解釋柳明赫的做法,會按照數字順序來做詳細說明。
第1步:
鳥群在森林中隨機搜索食物,它們想要找到食物量最多的位置。
解釋:柳明赫在時空中搜索關鍵點,但他需要找到最重要的節點。)
第2步:
但是所有的鳥都不知道食物具體在哪個位置,隻能感受到食物大概在哪個方向。
解釋:穿行在不同時空中的柳明赫不知道節點是什麼,隻能通過自己每次執行的任務來推測。)
第3步:
每隻鳥沿著自己判定的方向進行搜索。
解釋:柳明赫會根據自己的推測來調查研究。)
第4步:
並在搜索的過程中記錄自己曾經找到過食物且量最多的位置。
解釋:柳明赫會在這個過程中記錄下每一個發現的節點。)
第5步:
同時所有的鳥都共享自己每一次發現食物的位置以及食物的量。
解釋:柳明赫整理自己意識回溯中產生的新記憶,並結合原本的記憶整理已發現的節點。)
第6步:
這樣鳥群就知道當前在哪個位置食物的量最多。
在搜索的過程中每隻鳥都會根據自己記憶中食物量最多的位置和當前鳥群記錄的食物量最多的位置調整自己接下來搜索的方向。
鳥群經過一段時間的搜索後就可以找到森林中哪個位置的食物量最多。
解釋:柳明赫在梳理記憶和整理節點後,就會從其中發現關鍵點。)
如果再簡單一點,如下——
1、鳥=粒子=柳明赫本人
2、森林=不同的年代=求解空間
3、每隻鳥所在的位置=求解空間中每個粒子的位置=柳明赫在不同年代發現的節點
4、食物量最多的地方=全局最優解=柳明赫篩選節點後發現的關鍵點
這次我是真的聽懂了,如果我再不懂,我隻能從樓上跳下去。
柳明赫認為,小先生也是采取相同的辦法來尋找影響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