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兵盾陣被韃子重甲騎兵撞破後,正黃旗蒙軍數千騎兵立即向陣內拋射箭雨
“嗖嗖嗖……”
雖然都是騎馬射箭,但這些韃子箭術非常高超,近距離幾乎箭無虛發,本就亂做一團的保定兵瞬間有數百人中箭傷亡。
古代曆史上,放眼整個世界的騎射的水平,成吉思汗率領的蒙古騎兵絕對冠絕天下。
即使現在蒙古騎射遠不如他們鼎盛時期,但其騎射技術依然很少有軍隊可以匹敵。
而建奴最著名的並非騎射,而是步弓重箭,他們基本上都是騎馬行軍,下馬用重箭殺傷對手,隨後發起致命近身肉搏。
八旗滿洲兵裝備精良,幾乎人人雙層甲,精銳白甲兵更是身穿三層戰甲手中使用的乃是重兵器,如狼牙棒巨斧馬槊等。
在和明軍作戰時,建奴白甲兵非常凶悍,他們往往能以少勝多,有時幾百人殺的數千明軍潰不成軍。
不過八旗滿洲兵並不會輕易出戰,漢軍八旗作為炮灰部隊先上,後麵是蒙八旗,之後出戰的乃是一些野人女真和阿哈,建奴八旗滿洲兵在最後才會出場,一錘定音撈取勝利果實!
不過今天乃是一個例外,無論八旗蒙軍還是八旗漢軍,他們都知道今日一戰不會出現八旗滿洲兵的出現,
因為據他們所知,八旗滿洲正兵主要用來對付小皇帝的護國軍,護國軍不動,八旗滿洲兵就會按兵不動。
一陣接一陣箭雨拋射在明軍盾陣上,現在盾陣已經是名存實亡,毫無遮擋的保定兵慘叫著一片片倒下。
不等他們組織起有效進攻,正黃旗蒙軍已經手舉戰刀催馬衝殺進明軍盾陣,對著驚慌失措的明軍直接開殺。
而那兩百重甲鐵騎除了幾十個在衝陣時受傷失去戰鬥力,剩下一百多人就像一百多鐵人,在明軍亂軍陣中橫衝直撞無人能擋。
“快,保護大帥!”
李輔明也開始拚命,他手持一把大刀渾身浴血,連續斬殺數十個蒙軍騎兵,甚至還砍殺兩個鐵甲重騎!
可他個人再猛,也擋不住幾乎三倍於他們的蒙八旗騎兵,最後身中三箭,小腹還被標槍刺穿,腸子幾乎都要流出來。
李輔明麾下戰鬥力最強的幾百英勇的家丁,在韃子圍攻下很快隻剩下幾十人。
但這幾十人死戰不退,拚命保護在李輔明四周,而其他士兵早已經四下逃散,一支三千人的大軍基本打光。
“不要放箭,活捉明軍總兵……”
這時正黃旗蒙軍固山額真額哲率領兩千騎兵衝殺過來,遠遠看到一個明軍總兵被他們騎兵團團包圍,不出意外很快會被斬殺。
既然明軍總兵已經是甕中之鱉,活捉一個明軍總兵遠比砍死一個明軍總兵要有意義,額哲急忙命令麾下活捉李輔明。
“活捉李輔明……”
李輔明本來已經抱定為大明戰死的準備,突然聽到四下響起活捉他的呼喊,李輔明冷哼一聲
“一群蠻夷休想侮辱本帥!”
話音未落,李輔明大刀就橫在脖頸之上準備自殺儘忠,可他麾下兩個家丁卻死死抱住李輔明手臂苦苦哀求
“大帥不可自尋短見,吳帥近在咫尺,他應該不會見死不救,大帥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啊……”
李輔明猛的用力掙脫麾下大聲叫道
“若吳三桂想救我們,他早就應該出手了,現在我保定兵全軍覆沒,他還在袖手旁觀,快放開本帥,本帥絕對不能被建奴生擒,若你們一旦有人活下來,一定要上奏神武皇帝,為保定兵討個說法!”
李輔明已經抱定必死之心,交代麾下幾句,他就要抹脖子……
就在此時,包圍他們的蒙軍突然一陣大亂,一員大將率領兩千關寧軍殺入敵陣,此人手持一把大砍刀異常勇猛,擋在他前方蒙古騎兵紛紛被他斬落馬下。
看到李輔明要抹脖子,此人急忙大喝一聲
“李軍門住手,王輔臣前來解圍救你脫困……”
聽到有人叫他,李輔明急忙睜開眼睛看去,手中大刀也暫停割向自己的脖子。
卻驚訝發現吳三桂麾下參將王輔臣,正率領一支關寧軍殺過來,吳三桂終於出手了。
為了不被建奴生擒,李輔明已經準備自殺,但能活著誰願意去死,他急忙把大刀從脖子上挪開,立即對麾下家丁叫道
“快快,殺過去和王將軍彙合!”
“喏!”
此時李輔明身邊僅剩幾十家丁,但這幾十家丁卻是他麾下最精銳之兵,他們答應一聲,立即保護著李輔明殺過去。
“殺了明狗……”
額哲見勢不妙,急忙傳令斬殺李輔明,既然不能生擒,那麼就讓他去死!
十幾個重甲鐵騎立即上前擋住去路,此時無論是力竭的李輔明,還是他麾下精銳家丁,都無法對重甲鐵騎造成傷害,戰刀砍到他們身上立即被彈開。
可八旗蒙軍重甲鐵騎手中重兵器卻讓李輔明吃了大虧,麾下幾十家丁為了救他再次傷亡過半。
眼看李輔明就要被圍殲,王輔臣終於殺到他眼前,看到有重甲鐵騎擋路,王輔臣立即掄起大砍刀,用倒背狠狠砸向重甲鐵騎的腦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嘭……”
一聲巨響,韃子鐵盔硬生生被大砍刀刀背砸塌陷,一股鮮血從重甲鐵騎頭盔裡狂噴而出,重甲騎兵在馬背上搖晃幾下摔落馬下……
一招得手,王輔臣得理不饒人,連續使用大砍刀刀背狠狠轟擊韃子重甲鐵騎腦袋。
八旗蒙軍十幾個重甲鐵騎,很快全部被他活活砸死,嚇的其他八旗蒙軍紛紛後撤,暫時都不敢上前,李輔明這才率領麾下十幾人和王輔臣彙合。
看到王輔臣居然在重圍中把李輔明救走,額哲大怒,立即命令放箭
“快,放箭射死他們……”
一瞬間箭如飛蝗,王輔臣帶來的關寧軍雖然身穿重甲,但還是有數百人中箭身亡。
正常情況下,吳三桂應該率領剩下關寧軍前來支援,可王輔臣並未發現吳三桂方向有什麼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