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不缺錢,李煜很缺錢,看似是一個悖論。
南唐疆域之內,金、銀、銅三種礦藏是很多的,例如,產金的贛州、產銀的桂溪、產銅的德興,說的在直白一點,一個江西的金、銀、銅儲量就十分可觀了。可問題是,要消耗人力、時間、物資去開采。
李煜缺錢,就是等不起開采、冶煉及鑄造的時間成本,還有一點就是,“大唐寶鈔”的發行量逐漸擴大,李煜正在著手打造“大唐銀行”,也就是官方的紙幣與貴金屬兌換機構,未來,必須保存大量金銀銅,預防發生擠兌現象。
所以,儘管侯家在德興、銅陵開采的銅礦已經有了規模,李煜也不敢打這方麵的主意。
“侯卿、潘卿,你們隻管大膽去乾,錢,朕會想辦法!”
一朝皇帝,混成了業務骨乾,也是沒誰了。
“總之,你們記住,一定要把火繩槍造出來,不管耗費多少心血、金錢,都是值得的!”
侯、潘兩人無語應對,好吧,你是皇帝,你說了算!
裝逼一時爽,裝畢悔斷腸。
眼下,能夠快速搞到大筆錢財的方式,也隻有抄家了。
然而“抄家”,不是臨時起意,而是早有計劃。
離開洪州的時候,嚴紹改突擊審訊馮延魯、宋摩詰等人,對“江右商幫”尤其是“江右柳家”有了一定了解,已經知道那是一個巨大的金庫。
原本,李煜想在洪州就解決掉江右商人勢力,可眾多事務纏身,何敬洙的軍餉、清源軍裁撤番號、洪州江南都督府改製、李璟去世……江北趙匡胤新動向等,特彆是聽說了大周後懷孕,就什麼都不顧上了。
現在,已經騰出手來了,金陵方麵,吏部、大理寺、金吾衛等部門,又從“江右官員”切入,調查了大量信息。
這其中,發揮最大作用的,當屬“國安局”,由國安令孫晟統領,這是新設立的部門,用於取代南唐固有的情報部門“提舉司”。
從編製上說,屬於內侍省,在原本的六局(掖庭局、宮闈局、奚官局、內仆局、內府局、內防局)基礎上,擴展成了“七局”。
如果說金吾衛對標明朝錦衣衛,那麼國安局對標的就是明代東廠、西廠,隻不過執行任務的不是太監,而是三教九流、無所不包的情報人員。
這些人員沒有固定編製,隻要被國安局盯上,也可以臨時征調,比如曆史上繪製《韓熙載夜宴圖》的顧閎中,也被孫晟盯上了,吸收進來成為編外人員。
雖說,已經明確“江右柳家”作為抄家對象,可要怎麼抄,必須從長計議。
因為,柳家不是一般商戶,不能像對待官員或“福商集團”那樣簡單粗暴,如果不能妥善處理,整個江西可能都陷入混亂。
沒錯,抄家也是技術活。
……
轉眼,八月廿八,宮廷中桂花的香氣逐漸淡薄,南唐朝廷中的緊張氛圍卻越發濃厚。
江北方麵,趙匡胤入駐陳州之後,手下將領高懷德、趙彥徽增兵壽州,騎兵、步兵共計三萬,與王審琦會合,中線軍力大大增強。另,張令鐸、張光翰率軍兩萬,支援泗州的曹彬。田重進統兵一萬,駐守廬州,對淮南六縣虎視眈眈。
軍事方麵的消息,在意料之中,一個不同尋常的政治信號是,身在陳州的趙匡胤對外宣布,自己已經得到了定安皇帝郭宗訓的冊封,成為東京開封府的府尹,同時加封“宋國公”。
這當然是謊言,因為王樸還沒死呢,就算是沒了王樸,汴梁政權、揚州政權也不會冊封趙匡胤成為開封府尹。
這個職務太敏感了,後周開國以來,凡是做皇帝的,都要在開封府尹這個職務上“曆練一番”,算是一種政治習俗。
謊言與否,並不重要,想要相信的人,自然會相信,一時間,河陽節度使、護國節度使、永興節度使等豫西及陝西的後周軍事將領,紛紛響應,但也有不買賬的,比如遠在秦州的雄武節度使韓繼勳(有一個繼勳),鳳翔節度使王晏。
山高皇帝遠,老子兵馬多!
更何況,先帝郭榮都沒了,小皇帝還尿炕呢,你趙匡胤算什麼東西?狗屁的宋國公!陽奉陰違,根本就不拿“陳州政權”當回事兒。
拖得時間越久,對趙匡胤就越不利,人心散了,隊伍就不好帶。
泗州方麵,汴梁政權的援軍也趕到了,這個消息傳出來後,趙匡胤不高興、張永德不高興、李重進也不高興。
能夠同時得罪三個大佬的人,隻有頭鐵的韓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