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馬島的處境一直都很尷尬。
一方麵它控扼對馬海峽,正好是朝日貿易的中間商,隻要稍微運作一番,就可獨霸兩國海貿利潤。
但另一方麵,對馬島太窮了,窮得叮當響。
“所居絕島,方可四百餘裡,土地山險,多深林,道路如禽鹿徑。有千餘戶,無良田,食海物自活,乖船南北巿糴。”——《三國誌·魏書》
這是中國最早對於對馬島的記述。
整座海島山地較多,耕地很少,幾乎沒啥特產和值錢的東西。
島上雖然有銀礦,但實際存量很低,多為以前對馬國時期遺留的貧礦。
畢竟,島就這麼巴掌點大,哪來那麼多富積礦山?
佐渡金山屬於極個彆例外,這座島幾乎整體都是處於一大片金銀銅混合的礦脈之上。
宗貞盛為統治者的對馬島,才不到兩千戶,總人口共計不超過八千人。
這也是目前對馬島,所能承受的人口極限。
人口達到一萬,那島上就會爆發糧食危機。
達到一萬五千,就得強行驅逐過剩人口。
沒有足夠人口,對馬島就難以發展,也難以建立完備的軍隊。
就以宗貞盛來說,名義上他應該算幕府的一萬石守護大名。
但實際上,一萬石夠嗆。
島上幾乎沒有任何產出,全靠做朝日貿易的中間商賺取微薄利潤,餘下隻能自給自足。
至於養兵,那就更不用想了。
宗貞盛麾下僅有80名武士算上家臣在內),外帶十多匹從朝鮮買來的“戰馬”。
動員全島男丁,或許能出兵一千多人,因為糧食不夠吃,出兵太多,那生產就得停。
如此戰力,朝鮮都能滅了對馬宗氏。
更何況眼前已然登島的一千多明軍……
宗貞盛暫且先安頓好了大明使者,緊接著便召集家臣們開會。
彆看宗貞盛是對馬島守護大名,但對馬島目前實行的是地方知行製,而不是江戶時代的俸祿製。
所謂地方知行,就是家臣們從主君領受土地作為知行地,有決定和征收年貢權,使役或處罰農民權,直接支配領地。
換算一下,相當於是歐洲的領主分封,幕府、大名、家臣、武士層層架空。
直到江戶幕府建立後,許多藩主大名為了改善財政,加強內部集權,陸續進行檢地改革,將地方知行製逐步改為俸祿製,不再直接授予家臣土地,而是改為由主君從年貢收入中分一些祿米,授予家臣。
也就是說,目前的宗貞盛實際能控製的土地和權力非常有限。
80名武士,就是宗貞盛所能控製的極限。
就這還得省吃儉用,下麵還有許多實力強大的家臣得顧及一二。
比如輔佐宗貞盛的早田左衛門,就是對馬宗氏家臣裡,實力最強,土地占有最多的存在,連宗貞盛也要聽取其意見。
宗貞盛對下方跪坐的早田左衛門,十分客氣問道:“早田君,現在我們該怎麼辦?”
早田左衛門說道:“可以請求幕府幫忙,讓幕府下令九州島大名出兵乾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