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北巡,沿途不時視察地方。
有時候,還會臨時下車,前往田間地頭跟老農拉拉家常。
去年玉米豐收,所有百姓都知道了玉米的高產。
為了進一步促進玉米的大麵積種植,解決百姓的饑荒問題,所有玉米種子依舊由官府免費發放。
老朱還讓各地官府,鼓勵百姓多種植玉米,除了登記造冊的田地外,能種玉米的地方都不要錯過。
百姓們從戰亂中走來,餓怕了。
玉米高產不挑地,容易存儲又好吃,種子還免費領,哪有不種的道理。
百姓們種植玉米,簡直是見縫插針,連亂葬崗都沒有放過。
沿途入眼處,密密麻麻的全是玉米。
玉米又快要收獲了,一個個玉米棒子著實惹人喜愛。
老朱蹲在田埂上,跟著幾個老農嘮嗑。
“腹有食,身有衣,居有屋,好,很好,非常好!”
老朱歡快的叫聲隱隱傳來。
蝦仁和馬皇後沒有跟著老朱去蹲田埂,站在水泥路上等著老朱。
聽到老朱充滿喜悅的聲音,馬皇後滿懷感慨地道:“蝦兒,多虧有你,否則要做到這點,何其艱難!”
蝦仁歎道:“姑母,要做到溫飽,還任重道遠!”
溫飽!
曆代賢明君主無不是渴望能做到這一點,可沒有人能真正做到。
就算是後世,到九十年代,在某些偏遠山區,依舊有一家人穿一條褲子的情況出現。
這些,馬皇後在後世都詳細了解過,也更明白這其中的艱難。
“是啊,溫飽,何其艱難!”
馬皇後隨後又充滿信心地道:“現在咱們有了高產作物,再過五年,等土豆紅薯推廣,紡織工業大發展,大明百姓也能溫飽。”
蝦仁沒有與有榮焉,而是深深歎道:“姑母,人禍甚於天災!”
馬皇後的眉頭皺了起來,問道:“蝦兒,你想說什麼?”
蝦仁指著路邊和河岸邊種的玉米,問道:“姑母,這些玉米收稅嗎?”
“不收……”
馬皇後的臉色變得凝重起來。
老朱不收,朝廷不收,不代表地方官吏不收。
老朱沒有明旨不收,朝廷也沒有公開說過不收。
這就跟空印案一樣。
電台的出現,在馬皇後和朱標的勸諫下,老朱沒有發動空印案。
空印案沒發生,本是皆大歡喜的事,可這也留下了後遺症。
同一批官吏,還是蒙元遺留的官吏。
在另一個平行時空,即使三令五申,巧立名目收取錢財依舊層出不窮,就彆提在古代封建社會了。
玉米種植不在登記造冊的田地上,想要巧立名目就更簡單了。
攤丁入畝等政策的推行,地方官吏可操作的行為被極大限製。
如今有了機會,那些蒙元遺留官吏,又豈會錯過。
在異世界,百姓的聲音依舊很難發出。
古代封建社會,百姓更容易被欺騙、愚弄,也更畏懼於官府。
以馬皇後的見識和智慧,用腳趾頭都能想到,地方上必然會向百姓收取玉米稅,而且收取的額度不會低。
這件事,就嚴重了。
一旦盤剝過甚,百姓發現種玉米不劃算,必然不會再種植玉米,這對帝後太子的溫飽計劃背道而馳。
也讓大明失去民心。
賢後的臉上,浮現出了難得的殺意。
“蝦兒,你說怎麼應對?”
“姑母,師出無名!”
馬皇後頓悟。
法無禁止皆可行,地方官完全可以找借口推脫。
百姓種地,交稅天經地義。
空印是欺騙,收稅是為朝廷分憂,這你都要殺的話,以後誰敢為朝廷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