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在南邊某處村莊之中。
袁譚的大軍行軍路半,便駐紮在這高邑縣附近。
高邑縣屬於常山郡,並且這個高邑縣又恰巧與巨鹿郡相接壤,所以李邵此時也攜帶兩千名郡兵遠道而來。
“大公子,”李邵畢恭畢敬地站在袁譚身邊,拱手彎腰說道,“縣城裡的糧食,在下已儘數送了出來。”
李邵指了指郡兵所帶來的糧食,說是有十萬石左右。
“隻有如此嗎?”袁譚頭也沒抬,悠悠地質問道。
李邵聞言,急忙上前,又是作了一揖,當即說道“下官已經儘力了,那孫家人已經出了五萬,還有五萬是曆年農民繳納留下來。”
孫家,自然是在巨鹿的郡治,癭陶縣中的豪族。
對於本地豪族,這李邵也是用儘手段,也才堪堪收繳上來這些糧食。
若是換作他人,怕隻會更少。
“行了,下去吧!”袁譚揮一揮手,讓他退去。
李邵拱手彎腰,問道“那明公那邊?”
“自然少不了你的好話。”
“跟著本公子好好乾活,日後仕途定然能走得更遠!”袁譚無比自信地保證。
惹得李邵心裡像開了花似的,當即捧了幾句好話後便匆匆離去。
“將軍,如今咱們已經有了二十萬石糧草了,這可比先前各個地方上繳的糧草還要多啊!”
袁譚身旁的妻弟,此時見李邵退了出去後,便眉開眼笑地說道。
“還是你的法子好!”袁譚此刻也被這戰果給開心到了。
原本出來的時候,就不想用上自己的糧草,便采納了妻弟的主意。
便一路北上,一路“乞討”。
這樣既能節約糧食,還能加快行軍速度。
雖然風險高了些,但在冀州,特彆是在魏郡裡,誰敢不聽袁家人的話?
借助這股氣,袁譚倒是一路襲來,反而弄來了不少糧草。
就連那巨鹿太守,聽聞袁家的人前來,自己直接屁顛屁顛地跟了上去,還帶著大量的糧草。
如此糧草,足夠這大軍吃上月餘了。
“將軍,底下的士兵,咱們已經派出去了,日落的時候,怕是又能運回一些糧草!”
“好!”
“如此甚好!”袁譚聞言,當即喝彩道。
隻要糧草夠多,沿途甚至還能繼續招募士兵,五萬人去,十萬人回,不是夢!
“這樣,先傳令下去,誰拿回來的糧草多,就給誰升官!”袁譚忽然來了主意,讓妻弟前去傳達。
妻弟聞言,當即猛拍大腿,讚歎道“將軍此計好啊!”
“既能調動士兵的士氣,又能收繳更多的糧草!”
“將軍實在是英明!”
“小的能跟著你,是小的幾輩子修來的福氣!”
袁譚聽聞,按捺不住地大笑起來。
果然還是好話順耳多了。
“既如此,那快去吧!”袁譚眉開眼笑,同時左手輕輕揮舞一下。
妻弟當即領命,緩緩後退,走出了營帳。
兩人見妻弟出來,當即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