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生辰八字一說出來,大禹還不直呼妖孽?
這一卦確實珍貴無比,但嶽川算不起。
“禹皇所授甚多,晚輩潛心精研,自可解惑答疑。”
大禹一想,確實是這個道理,於是笑著說“未曾想,吾如此窮困!”
嶽川拱手,“富貴者送人以財、仁人者送人以言。禹皇所授,價值億萬,晚輩不敢多求!”
大禹眼睛一亮,隨即感慨“無欲無求,真是好啊!”
嶽川咳了咳,“但是,晚輩確實有一事相求。”
大禹……
“懇請禹皇傳授晚輩治水之道!”
大禹還以為什麼要求,卻沒想到是這個。
治水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功績,嶽川想學這個,大禹自然是老懷大慰。
不過大禹很是疑惑,“大洪水,又降臨了嗎?”
嶽川搖頭,“北方有大河,其色如土,故名黃河,黃河鬥水,泥居其七。每年小決、十年大泛、百年一改道,北地生靈塗炭,民不聊生。晚輩願繼禹皇之誌、承禹皇之業,為天下萬民謀福祉、為北地眾生求安穩!”
大禹駭然,許久之後才問道“北地大河,緣何如此?”
嶽川尷尬。
真要說起來,現在的黃河還不是黃河,也不叫黃河,河裡的泥沙含量也是正常量。
《詩經·魏風·伐檀》寫道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乾兮,河水清且漣漪。
但是曆史上,春秋戰國時期,晉、秦國都位於黃河中上遊,三家分晉之後,各國大興土木,修築城池和宮殿,以及頻繁的攻伐戰爭,濫砍林木,導致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大河出現了黃的苗頭。
到後麵漢定都長安(陝西),隋定都大興(陝西),唐再次定都長安。
每一次,都必然伴隨大興土木,以及民間毀林造田,而這還偏偏是曆朝曆代鼓勵的“墾荒”行為。
毫不客氣的說,唐朝盛世長安,就是剝了黃土高原的皮裱糊出來的。
盛唐時期,黃河已經積重難返,後麵的宋朝從建立到滅亡,一直都在麵對地上懸河的威脅。
直至建國之後,黃土高原的中心區域——子午嶺,依舊遭受過度砍伐和工業開發,導致大片的天然林損失,40多年間,子午嶺損失天然林4800平方公裡,該地區環境進一步崩塌。
國家不得不耗費海量人力、物力、財力去退耕還林、植樹造林、防沙治沙等,直到2022年,終於取得階段性成效,但是想要平息黃河積攢了兩千多年的憤怒,還有很漫長的路要走。
上輩子時,嶽川的家鄉就是著名的黃泛區,2022年剛剛遭受一場大洪災。
“黃河之水天上來”,在外人看來,是非常充滿詩情畫意的,但對嶽川的家鄉而言,這七個字包含了萬千恐怖,也吞噬了千萬生命。
如今有機會見到治水大能,說什麼也要求一求,從源頭上保護好黃河。
看到大禹不說話,嶽川再次跪下叩首,“請禹皇教我!”
大禹連忙扶起嶽川,“非吾不願,而是在想一件事——吾治水之策,未曾流傳後世嗎?”
嶽川仔細回想,認真搜索記憶中的所有信息,雖然有很多大禹相關的作品,但多數是介紹大禹治水功績的,還有少數是後人假托大禹之名,比如戰國時魏國人所著《尚書·禹貢》。
至於大禹本人,除了留下“大禹治水”、“三過家門”等成語和典故,就再也沒留下什麼了。
“沒有,什麼都沒有!後人甚至不知禹皇著有治水之策!”
大禹悲愴道“何至於此!何至於此!何至於此啊……”
憤慨過後,大禹雙拳緊握,低聲道“吾本元神殘念,時日無多,與其消散於天地,不若借你之足重量九州,借你之目再窺天地,借你之手……為萬族開天辟地!”
說罷,大禹的身體嗡然一震,化作萬千光點。
這些光點繞著嶽川盤旋飛舞,飛蛾撲火般撞在嶽川身上,細雨入池,濺起道道漣漪……
嶽川渾身一震,朝著緩緩消散的大禹殘影瘋狂叩首。
“恭送……禹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