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國施行仁政,卻差點滅國,楊國施行暴政,卻差點滅掉薑國。
為什麼?
憑什麼?
這就是引人深思的地方。
這兩篇文章就使得《瘋狂老楊哥》升華,從單純的茶餘飯後談資,轉變成治國之策。
此時治國還沒有定策,所有國家都在摸索,諸子百家也都在到處推銷自我,渴望得到重用。
孔黑子和長卿發表的兩篇文章,對天下各國都有借鑒意義。
至於學好還是學壞,就看國君自身的素質了。
而隨著文聖、武聖的文章傳播天下,楊國徹底臭了。
原本,晉國六卿世家還打算趟這趟渾水,幫楊國脫離窘境。
可是看到楊國被全天下口誅筆伐了,誰還敢上前湊熱鬨。
這不是給自己找不痛快嗎。
而孔、孫的文章隻是一個開始,越來越多的文人開始針對“稅製”、“軍製”各抒己見。
這就是百家爭鳴的好處,任何人都可以發表自己的觀點。
這個時代還沒有聖人,還沒有經典,還沒有教條。
所以,每個人的意見都被傾聽,記錄,反饋。
而各種文章,湊在一起就是對各國君權的限製,對各民權的保障。
國君可以征稅,但一定要說明征稅的名目和用途。
稅金可以用於國君的個人開支,但不能太老楊君。
百姓納稅,官員也不能避免,官員不納稅,就不能讓百姓納稅。
這一次,孔黑子是真的火力全開。
“苛政猛於虎”,現在好不容易逮到這隻大老虎,必須讓大老虎好好嘗嘗自己的小腦斧。
寫完一篇,又寫第二篇、第三篇。
還給諸弟子布置作業,圍繞賦稅寫一篇策論。
諸弟子寫出來之後,孔黑子為其斧正,然後將每個弟子的文章合訂起來,與自己之前的文章一起發表。
於是,《論語》又增加上百頁厚度。
在這種輿論之下,各國都開始認真思考賦稅的問題。
就算不能從根源上解決苛捐雜稅的問題,但是有道德大棒在,各國國君多多少少都收斂一些,就算為惡,也不敢明目張膽,甚至理直氣壯的為惡。
否則,今天是“瘋狂老楊君”,下次不知道是誰呢。
真要上了《論語》,不是流芳百世,就是遺臭萬年。
在這種情況下,天下百姓集體受益,孔黑子功德無量。
另一邊,長卿的文章針對“窮兵黷武”進行批判。
楊國橫征暴斂,將所有資源都用在軍隊上,借此保持對薑國的優勢。
對於楊國而言,隻要擁有軍隊就行了,根本不用考慮其他。
就算國內百姓人人皆反,也撼動不了老楊君的軍隊。
就算被百姓們驅逐,老楊君也能憑借國外的力量重新拿回權力。
這就上升到霸權的問題。
老楊君胡作非為的底氣來自哪裡?作為霸主國的晉國究竟扮演著什麼角色?
諸侯爭當霸主,為的究竟是“尊王攘夷、護佑華夏”,還是“扶持昏暴、欺壓良善”。
看到這一幕,嶽川笑得合不攏嘴。
乾得漂亮。
晉國明哲保身不參與討論是吧?那就討論晉國!
就不信晉國會躺平了任黑。
但凡晉國接招,發聲自證清白,或者爭辯道理,這熱度不就來了嗎?
而且,晉國不說話,大嘴巴的楚國會放過這個攻擊晉國的好機會嗎?
輿論就是這樣,薑國的蝴蝶隨便扇一扇小翅膀,就能在千裡之外的晉國掀起一場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