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土地廟,從教黃皮子討封開始!
曆史上,提倡富人應該奢靡享受,增加消費支出的人很多。
比如管仲。
對齊桓公的吃喝嫖賭非但不勸諫,還開設各種國企賭場、國企妓院供齊桓公以及其他權貴消費。
再比如範仲淹。
任桓州知州時鬨饑荒,糧價飛漲,糧商囤積居奇。
範仲淹不采取任何措施,任由糧價飛漲,甚至暗中推波助瀾,讓糧價在很短的時間裡翻了數番。
人們普遍心理“買漲不買跌”,然而正是這種心態,助漲了商家的囂張氣焰。
如果溫水煮青蛙一樣,一點一點的漲價,老百姓生怕明天更貴,肯定搶購了。
可是一下子翻好幾倍,老百姓直接嚇蒙了,根本不敢買。
這時候,滑稽的事情出現了,一來糧價已經漲到心理預期,沒有繼續增長的空間,二來沒人購買,讓某些糧商心裡打鼓,對投資前景不樂觀。
於是,中小投機者開始降價拋售,連鎖反應下大地主、大商人也跟著拋售,災荒年打起了糧食價格戰。
此時,範仲淹宣布開倉放糧,糧價又是攔腰一刀,直接跌回災前水平。
之後範仲淹又在當地大興土木,修築寺廟,勸說富得放屁油褲襠的僧人出錢,讓餓得拉不出粑粑的窮人出力,帶動當地磚瓦、竹木、石刻、織染等眾多行業恢複和發展。
又以官府的名義組織龍舟比賽,讓富人們爭相參與,此舉還吸引周邊民眾觀看,極大促進當地的旅遊、餐飲等產業。
嶽川上輩子的世界裡,有很多趣聞,比如廣州的龍舟選手都是大富豪、參加龍舟賽要先驗資、一條龍舟上的人加起來身價超20億……
龍舟賽捐20萬隻能在岸邊派發礦泉水,祠堂捐200萬可以上船敲鼓助威,河道兩旁都掛著“房東贏了免三年房租”的條幅。
雖然網友調侃和誇大成分居多,但也可以看出,龍舟賽也有商業化的潛力,真要搞起來,說不定能像足球一樣風靡天下。
這一切追根溯源,多多少少都能找到範文正頭上。
華夏曆來崇尚節儉,批判奢靡。
然而事實說明,節儉救不了天下,哪怕皇帝帶頭吃窩窩頭、娘娘帶頭織布紡紗,又能救助幾個“凍死骨”?
反而範仲淹的方法,切切實實解決了饑荒,拯救了災民,繁榮了經濟,更是給後世了一個可靠的施政之策。
這時候,幾個穿著“稷下飯莊”服裝的人來到南郭小院外,拱手行禮。
胡五、胡六向嶽川說道“貴客,這是我們的人,進來收拾一下,順便準備下一場美食。”
嶽川看向大黃,畢竟他才是南郭小院名義上的主人。
大黃點了點頭,“那就有勞諸位了。”
孔黑子擦了擦嘴角,然後湊了過去。
稷下飯莊的人連忙說道“這位貴客,不勞您動手,我們做就好了。”
孔黑子問道“娃娃,你幾歲了?”
“我……我十一了。”
十一歲,不算大,但是在貧苦人家,已經是勞動力了,多多少少都能跟著父母下地乾活了。
孔黑子又問道“你家住何方?家中有幾人啊?”
“我沒有家人,我是城中的乞兒,是掌櫃的收留了我們,給我們一餐飯、一件衣,讓我們有了容身之地。”
孔黑子又問其他人,得到的都是同樣的答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