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土地廟,從教黃皮子討封開始!
讀書是痛苦的。
三更燈火五更雞,還要頭懸梁、錐刺股。
速度快的,就是十年寒窗。
速度慢的,活到老學到老。
他們之所以痛苦,是因為每天麵對枯燥的文字,把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掰爛了、揉碎了,也無法領悟其中的精義。
人反感的並不是讀書,而是竭儘全力學習之後依舊無所獲。
放棄讀書的不是蠢人,相反,他們是聰明人。
他們非常有自知之明,所以不再消磨青春,而是早早學一門養家糊口的手藝。
真正愚蠢的,是那種明明什麼都學不會,卻還要假裝努力,每天給父母期望的人。
王竟擇以前也苦惱過。
他過目不忘,一目十行,家中的書他都看過了,熟記於胸。
家中長輩對書的批注也都反複咀嚼,領悟出許多大道理。
可即便如此,他還是要書不離身、手不釋卷。
因為隻有這樣,父親才認為他在“用功”,而不是荒廢學業。
實際是,三年前開始,王竟擇就已經無法從讀書中有所收獲。
讀書,對他而言已經成了一種折磨。
但是跟隨嶽川的這段時間裡,王竟擇再次找到讀書的快樂。
嶽川說的每一句話,都能讓他獲益良多。
同樣一句話,同樣一件事,從嶽川口中講述出來,就是不同的解釋、不同的領悟。
從小到大讀過的書、學過的道理,此時都複習了一回。
所有的道理、經義也都被老師重新批注一遍。
仿佛有一團火焰在王竟擇腦海中點燃,而且越燃越烈。
王竟擇幾乎每天都要在心中感慨幾十遍老師真乃當世大賢。
這一刻,他終於明白好老師的重要性。
如果早日遇到老師,自己也不會荒廢整整三年的光陰。
三年啊!
隻可惜,歡樂的時光注定短暫。
琅琊到了!
看著琅琊城的輪廓,嶽川心中長舒一口氣。
可算到了!
王競擇這小子也太變態了吧,簡直就是人形圖書館。
製約其知識量的不是智商,而是當今之世書籍總量。
春秋時代的書籍太少了,少到一卷竹簡都能當成傳家寶。
琅琊王氏藏書千卷,問題是,每一卷書王競擇都讀過、背過、研習過。
過目不忘!
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記得清清楚楚。
這很變態!
如果不是得了功德的獎勵,上輩子的經曆重溫一遍,嶽川也記不起多少書籍和知識。
上輩子的記憶還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淡忘,最終被磨平棱角。
更讓嶽川不舒服的是,自己說的每一句話王競擇都清楚記得。
比如,前幾天剛剛對一篇文章做了講解,過了幾天,又回到這個話題。
嶽川再次做講解。
王競擇突然來一句“老師,您上次不是這麼說的。”
問題不大的話,嶽川還能圓過去。
現在,說的話越來越多,問題越來越大,嶽川有種圓不住的感覺。
“咳咳……俗話說,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接下來的道路,就要靠你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