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土地廟,從教黃皮子討封開始!
王競擇寫請柬的時候,琅琊城中幾個家族湊到一起,開小會。
這些都是琅琊城中實力比較強的家族。
他們還有一個共同的點,他們的子弟白天裡偶遇王大郎,聽到了王大郎與嶽川的對話。
雖然不知道與王大郎說話的人是誰,但他們把兩人交談的內容背了下來。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聖賢之言,不知學問之大也……”
“孔先生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
“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幾個年輕的後輩你一言、我一語,互相印證著,把他們聽到的內容背誦一遍。
旁邊有一個中年男子捏著毛筆,在竹簡上快速書寫。
“你們過來看看,是不是?”
幾個少年同時點頭,“是,沒錯!”
“還有沒有?還有沒有?”
少年們麵露苦澀。
“呃……當時離得有點遠,聽得不太清楚。”
“而且那人有口音,就算聽清楚也沒用啊。”
“後來他倆騎馬走了,我們追不上。”
聽到少年們的話,滿屋子大人全都捶胸頓足,滿臉懊喪。
“你們幾個,這是天大的機緣啊,放在你們麵前都把握不住!”
“這可是聖賢文章,聖賢文章啊!”
“那人說的孔先生,應該就是《論語》作者。這麼說,他應該也是孔先生的好友,與孔先生同等級彆的大賢。”
“王家大郎好運氣,竟然能拜此人為師,還能得其傾囊相授。”
“哎,你們幾個怎麼就不知道攔路磕頭,拜師呢?”
琅琊少年們此時也醒悟過來。
“都怪葛二愣子,我們當時是拔足狂奔,追逐聖賢的。是二愣子說我們趕著送死,帶我們繞遠路走東門。”
“對,都怪二愣子。”
葛二愣子氣得鼻子都歪了,“你們幾個,分明是你們說王大郎的冤魂回來複仇了,是你們怕死!”
然而,葛二愣子還沒說完就感覺身子一輕,隨即褲子被剝掉,鞋底子狠狠地抽在屁股上。
“哇呀!爹啊,真不怪我啊!”
旁邊的人也紛紛抓起自己孩子,脫了鞋子開揍。
“哭什麼哭!你,還有臉笑?滾出去,跪著!”
隨即,幾人圍著竹簡,如癡如醉的讀起來。
“好書!”
“真是好書!”
說完,紛紛拿起筆墨,開始謄抄。
第二天一早,王競擇牽著馬走出門。
他今天的任務就是拜訪琅琊各大家族,無論城中還是鄉村,無論有交情還是沒交情,一個不落。
王氏,又回來了!
可是剛走到街上,迎麵就衝來幾十號人。
好家夥。
葛氏、雲氏、徐氏,諸多大家族的族長以及子侄後輩,把王競擇圍了個水泄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