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土地廟,從教黃皮子討封開始!
同樣的一幕還發生在魏氏、韓氏、智氏。
這三家都是發展了一百多年的大家族,人口眾多。
與趙氏那種關起門來生孩子的清心寡欲家族不同,這幾家還都養門客。
此時,世家大族盛行養士。
無論什麼人,隻要來到大家族門口,說一聲“久仰大名,慕名來投”,對方必定禮遇備至。
然後就是安排住處,給衣給食。
白給!
養門客著重就是一個“養”字。
平常什麼也不用乾,就是在世家大族吃喝拉撒。
當然,有能力的人通常會向主家自薦,以求重用。
如果沒能力的,隻要臉皮厚,混吃等死絕對沒問題。
曆史上有個成語叫“毛遂自薦”。
說的是趙國平原君打算在門下食客中選取二十名文武兼備的人,一起去楚國。可是選來選去,隻湊夠了十九個。
要知道,平原君號稱“門客三千”,三千人裡麵找不出二十個文武兼備的,門客的素質可想而知。
這時候,一個叫毛遂的人自告奮勇,表示願意跟隨。
平原君問道“先生在我門下幾年啦?”
毛遂說“三年了。”
由此可知,毛遂已經白吃白喝白住三年了,而且三年裡啥表現都沒有,如果不是他主動站出來,平原君估計都不知道有他這號人。
平原君說“有能力的人處在世上,就好像錐子裝在口袋中一樣,他的鋒芒立刻就會顯露出來。現在先生在我這裡已經三年了,我沒聽見身邊的人有誰稱道過您,您還是留下來吧!”
這說明啥?
就算什麼本事都沒有,一樣可以混吃混喝,平原君毫不在乎。
毛遂說“如果您能夠早一天把我放在口袋裡,整個錐子早就紮出來了,豈止是露出一點兒鋒芒呢?”
平原君聽毛遂出語不凡,就同意帶他去了。
類似的還有“雞鳴狗盜”,說的也是門客,兩個隻會偷雞摸狗的家夥,混吃混喝就算了,還混了個青史留名。
所以,假如穿越到春秋時代,最有前途的職業就是門客。
隨便找一個曆史名人去投靠,不用麵試,直接上班。
而且上班也不用乾活,每個月白拿工資。
雖然工資少,但是包吃包住啊。
偶爾搞個小發明,時不時蹦出幾句名言,遇到大事的時候給家主出出主意。
但凡能乾一件正事,這輩子基本穩了。
但凡有機會穿越到春秋,當門客絕對舒服到起飛。
身為21世紀的人,再怎麼也比“雞鳴狗盜”那倆家夥強吧?
魏氏、韓氏、智氏都養的有門客。
門客天南地北的都有,素質良莠不齊。
有些是有真本事的,有些則是真混子。
但無論哪種,都講究一個“信義”。
一飯之恩,當以命相報。
現在魏氏、韓氏、智氏需要用人,門客們奮勇爭先,嗷嗷著要報恩。
這些門客消息閉塞,自然不知道北境築城的真相,也不知道北境築城有暖氣。
他們隻知道主家遇到坎兒了。
是時候挺身而出了。
哪怕死,也要死在這個坎兒上,用自己的屍骸給主家鋪出一條路。
當然,也有一些混子在得知北境苦寒之後兩股戰戰。
可他們還是義無反顧的站了起來。
“主家以士待我,我自當以士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