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土地廟,從教黃皮子討封開始!
萬事俱備,雲夢澤的大建設轟轟烈烈展開。
象群被判“社會勞動”,差不多全體投入到雲夢澤的建設中。
對人而言繁重、艱難的工作。
比如搬運千斤以上的重物,或者遠距離搬運數百斤重的石塊、原木。
在大象手中舉重若輕。
裝卸貨物由人來做的話,一輛牛車得配十多個人。
可是一頭大象能包圓輛牛車。
尋常人裝卸貨物還得“一二三”的喊號子,幾個人同時發力。
大象這裡根本不用,鼻子一卷就穩穩拿捏。
尋常人夯實地基需要抬著石質或者金屬工具反複捶打。
大象那柱子一樣粗的腿就是最好的工具,或者用鼻子卷著工具在地上哐哐捶打。
經過簡單訓練的大象甚至能掌握搬磚和砌牆的技巧。
它們砌的牆又平又直,完美符合標準。
標準的板磚尺寸是為了契合人的手掌,這就使得磚塊很小。
一段城牆中需要用到更多的板磚,使用的粘合劑也隨之增加。
如果加大板磚的尺寸,甚至使用石條,城牆或者其他建築會更牢固。
隻是人們在反複權衡之後,選擇了方便,犧牲了實用。
越是古老的建築,使用的磚塊體積越大,也偏好使用大塊的青石條。
就連鋪設路麵也是如此。
青石條鋪的街道可以用數百年,石條都磨光磨圓了依舊能使用。
反而板磚鋪的道路,用不了幾年就粉碎、開裂、下陷。
有了大象參與勞動,就能使用更大塊的磚,更大塊的石條。
隨之而來的就是勞動效率提升、建築強度提升。
想到這兒,嶽川來到丹陽周邊的磚廠。
在磚廠裡轉了一圈,很快就找到一個小廟。
小廟不大,可是建得非常用心。
四周的地麵墊高之後平整夯實,又用土咒進行硬化。
地麵上還用刀雕出各種各樣的花飾、紋樣。
土咒硬化之後,這些花飾和紋樣也保留了下來,很是精美。
廟雖小,可是燭台、香爐、供桌、神像一應俱全。
神像左邊是金蟾,右邊是玉兔,兩者中間還有一個麵盆。
香爐中的香灰堆得滿滿的,還冒了個尖兒。
看得出,此地香火很是旺盛。
這時候,一個身影從供台下鑽了出來。
看到嶽川,那身影愣了一下,隨即驚喜道“師父,您怎麼來了?您是來拜土地公的嗎?呃……不是不是……”
嶽川笑了笑,“我就是隨便走走,隨便看看。”
小家夥用爪背蹭了蹭臉頰,隨即掏出一塊頭蓋骨,念咒施法後“嘭”的一聲化作人形。
“黃十四拜見師父!”
“不用多禮,起來吧!”
說完,嶽川滿意的看著磚廠。
這是薑國投資的,骨乾成員也都是薑國瓦缸寨抽調過來的。
窯廠主是南郭合的弟子,後來跟隨大黃,得到大黃傳授土咒,走上一條特殊的修煉道路。
現在,瓦缸寨又把搬磚神功帶到楚國,造福楚國百姓。
連帶的土地廟也被工匠們帶了過來。
“咱們的人在楚國還習慣嗎?”
黃十四苦笑,“回師父的話,實在不習慣,不過我們的人能克服困難。”
嶽川明白,楚國太窮了。
丹陽是出了名的窮山惡水,楚國人自己都受不了,更彆說薑國人了。
當今天下,薑國可以說是最繁榮、最富庶、最文明、最先進的國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