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小規模的廝殺多則百餘人,少則幾十人,可是廝殺的次數多了,傷亡也就陡增。
僅僅幾日的功夫,清河軍派出去的偵騎就折損了一千多人,而王朝軍所屬的黑騎軍也損失慘重。
雖然雙方大軍未動,但是雙方的偵騎和遊騎就已經殺紅了眼,血灑清水河兩岸。
慶陽府,清水河一線的戰事陷入了膠著狀態,雙方都顯得很謹慎,都沒有主動的發動大規模的進攻,而是在不斷的試探,試圖尋找對方的弱點。
前線雖然氣氛緊張,倒也沒有出現崩壞的局麵,其餘各路清河軍則是四處出擊,將清水河以南的廣袤地區納入他們的控製區,一時間風頭無兩。
清河起義軍在行省境內和王朝征討大軍對峙的時候,遠東王朝其他行省的局勢卻也不容樂觀。
除了南方一些富足的行省外,大多數的行省因為饑荒,都出現了規模龐大起義,烽煙四起。
各路起義軍攻城略地,王朝的官員則是攜帶著大量的金銀財寶紛紛的潰逃,各行省的地方部隊也是一敗塗地,局勢不斷的惡化。
麵對沉重的苛捐雜稅和饑荒問題,遠東王朝朝廷倒也做出了一些應對措施,那就是剿撫並用。
朝廷一方麵抽調軍隊去鎮壓各地的起義軍隊伍,另一方麵則是緊急抽調糧食去鬨饑荒的行省賑濟災民。
可是遠東王朝的根子已經爛了,朝廷抽調的大量糧食還沒運到受災地區,就被沿途的官員們中飽私囊,全部瓜分了一個乾淨。
麵對越來越崩壞的局勢,朝廷焦頭爛額,各地的官員則是賺了一個盆滿缽滿。
一些正直的官員向遠東王朝朝廷彙報,彈劾那些私吞賑糧食的官吏。
朝廷也是很重視,派出了好幾路監察使下去,試圖將情況搞清楚。
可是各地官吏的關係盤根錯節,很多都是世家勳貴出身,這些監察使要麼和他們同流合汙,要麼隻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監察使們忙碌了半天,最終向朝廷報告,並沒有官吏貪汙賑災糧食,那些正直官吏的彈劾是誣告。
本就是多事之秋,竟然還有官吏誣告擾亂視聽,身居高位的朝廷重臣們所獲知的消息也都有限,既然監察使的口徑都一致,他們也再無懷疑。
“誣告者全部革職查辦!”
很快,朝廷就給各地的監察使發了命令,要求他們徹查那些誣告案件。
被重金收買的監察使們紛紛的行動起來,開始大肆的逮捕那些較為正直的官吏。
短短時間內,這些正直的官吏就以貪腐,通敵,叛國等各種罪名被下獄,旋即被問斬。
那些賺的盆滿缽滿的貪腐官吏看到正直的官吏被斬首示眾,紛紛的拍手稱快,大呼監察使英明。
雖然監察使們派駐到了各個局勢糜爛的行省督戰,可是朝廷最終發現,局勢並沒有得到絲毫的好轉,反而不斷的惡化。
由於饑荒和嚴重的苛捐雜稅,又麵對軍隊的殘酷鎮壓,許多活不下去的鄉民紛紛的投入到起義軍的懷抱中,讓起義軍的隊伍變得更加的壯大。
許多行省的交通中斷,聯絡中斷,大部分的地區都落入到了起義軍的手中,遠東王朝的控製力越來越弱。
周邊的許多國家看到遠東王朝的局勢惡化,他們也想趁機的分一杯羹,有人趁機在邊境地區挑釁,也有人暗中支持著起義軍,輸送武器糧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