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槍管現在的口徑,比起之前的情況僅僅擴大了0.24毫米!
僅僅的口徑增加這麼一丁點,它有對槍械有多大的影響?
僅就作戰而言,影響已經非常巨大。畢竟一把好槍,它的零件結構可以非常簡化,關鍵的槍管必須精密。一支百發百中的好槍,其槍管的口徑必須恰到好處,膛線的陰線陽線結構也必須完美。想一舉擊斃一千米外的敵人,槍管必須具備這類硬性條件。
“勞模”槍管內的縫隙太大了,加之膛線陰線的變形,已經不可能指望該槍打出的子彈能有多大精確性。雖然沒有進一步實驗,楊明誌相信,出膛的子彈必然偏移準星,子彈於槍管內也四處碰壁,槍管的磨損速度將迅速上升,最終的結果隻有一個——炸膛。
油膩物質堆積嚴重,槍管磨損嚴重,可能就算是重機槍,短時間打出三千發子彈也會遭遇類似的情況。
諸如馬克沁這樣的重機槍,軍方並不要求其百發百中,甚至對它的精確度要求也不是很好。時代變了,實戰之中這類重機槍的最大任務是火力壓製和火力覆蓋,以求短時間大量子彈的傾斜,依靠彈頭的數量完成殺戮。
這一戰術就造成二戰之時,兩萬五千發子彈才會消滅一個敵人,再到了六十年代的越戰,美軍自己統計是六十萬發子彈消滅一個敵人。
機槍,因為各國軍人都知道它的恐怖能力,一戰之時的割草無雙,到了二戰就成了火力壓製神器。
或許隨著戰爭形態的轉變,所有類型的自動武器,已經不能指望它能精確打擊,戰鬥之中主要依靠它做火力壓製。最終由各種火炮、火箭炮、導彈解決被火力壓製住的敵人。
也是這個原因,蘇軍拚命裝備衝鋒槍,瘋狂的生產托卡列夫手槍彈。明知道士兵抱著衝鋒槍都是瘋狂掃射,它發射手槍彈就不可能指望它打得準。蘇軍已經嘗到了“步兵火力壓製、伴隨坦克敲掉火力點”的巷戰甜頭,僅就巷戰而言,僅從製式裝備而言,德軍必然落了下風。
“除了打了最多子彈的槍械,你們將其餘九支全部拚裝好。”楊明誌繼續命令。
“遵命,局長。”波波夫問:“接下來,我們的工作是什麼?”
“不要多問,先把這件事做好!”
在拚槍之前,設計員們必須先把所有零件好好擦拭一遍,之後再上一些防腐蝕的槍油。
本來按照約定,靶場試驗之時,設計員們都有親自上手的機會,奈何機會都被軍方提供的那幾位專業射手占有了。
不能親自操持自己參與研發的槍械射擊未免很是遺憾,機會應該還會有,至於是何時就不得而知了。
楊明誌在戶外抽了兩根煙,借著風冷,可是把自己淩亂的腦袋冷靜下來。
“局長,我們已經做完了。”波波夫匆匆跑到門口。
“乾得好,讓我進屋瞧瞧。”
槍械暫且碼放在一個打木箱裡,楊明誌看看左右,繼續吩咐說:“很快這些樣槍會送到莫斯科去,在它們運上軍列前,我們大家可要照看好它們。”
“局長,此事您完全可以放心。”波波夫自信的說。
“我當然很放心。”楊明誌頓了頓氣,“到了現在,我們應該開始新的工作。多布洛夫!”
“到!”
“你領幾個人把箱子搬到倉庫,快去。辦完後立刻回來,我給你們所有人交待新的任務。”
三人搬走箱子又百米飛奔的態度跑回來,隻求不耽擱局長的時間。
太陽已經西下,黑夜為時不遠。
寬大的大辦公室內所有白熾燈打開,整個房間明亮不少。楊明誌已經下定決心,從現在開始,另外兩支槍械的圖紙必須快速的整理出來。
如何實現快速?就依靠這一屋子坐著的繪圖高手們。
所有的設計員們挺著高傲的胸膛,洗耳恭聽局長的新命令。
“所有人到齊了。”站在眾人麵前的楊明誌掃視一眼,開門見山的說:“我們已經完成的突擊步槍基礎版的樣槍,上級雖然尚未給予我們生產許可,新西伯利亞方麵已經嘗試自己做,那些工廠已經開工。
接下來,我們要針對這一基礎版本,研發出它的一些變種。至於是怎樣的變種,你們已經知道。
對!就是班用機槍和短突擊步槍!
我們要研發一個槍族,所有的槍械使用同樣的中間威力彈,現在讓我們將其他家族成員研發出來。
首先,由我親自帶隊,我們先把班用機槍的工藝圖紙畫出來。”
話音剛落,辦公室內的氣氛一片熱烈。
局長剛剛抵達就開始了研發工作,大家作為局長的幫手,在完成基礎版樣槍的同誌,也仔細看了局長其他的圖稿。
班用機槍,它不是輕機槍也不是重機槍,據局長所言屬於一種新的類型。
它就是裝備給步兵班的一款武器,該武器必須是步兵班的火力中堅,兼顧火力和精確性。波波夫等人看來,局長提出這個想法,肯定是參考了德軍的班組配置。
一支標準的德軍步兵班,十個戰士就是為一挺通用機槍服務,在曠野中戰鬥,每個班一挺g34的弊端就是射速太快,火力故而強悍,給予普通步兵的也是沉重負擔。
弊端是有,德軍之所以能夠長期容忍,還是源於它給予步兵班的戰術優勢實在太大了。
如今一般的蘇軍步兵班根本不具備這樣的火力,新組建的許多普通步兵師部隊的步兵班,十個戰士八支莫辛納甘,班長手持衝鋒槍外,唯一的機槍手操持的也是捷格加廖夫機槍。
大轉盤裡有47發彈,一個步兵班往往攜帶四個大盤子參戰。反觀德軍,步兵班攜帶的裝載三百發彈鏈的彈盒,往往要帶五個。
曠野作戰模式,明明是蘇軍占了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