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你說的,要是說辛苦,你這邊更不容易,從巴斯托涅到南洋,我真不知道這一路你是怎麼走下來的。”
每每在唐山得知李毅安的新聞時,朱一海更多的是驚訝,到後來他也就是習以為常了,心裡隻有一個念頭——辦好他吩咐的差事。
“就這麼一路走下來的,說起來,南洋能有今天,多虧了你,2000萬!”
李毅安笑著說道。
“去年12月17日,南洋的人口突破了2000萬大關!”
不僅僅隻是移民,還有生育,無論如何,南洋終於成為了一個擁有2000萬人口的大國了,而且這2000萬人裡頭,80都是16至45歲的青壯年。其他的大都是兒童和這幾年生育的嬰幼兒。沒有勞動力的老人少之又少。
有了這個人口基數作為底子,南洋未來可期啊!
“今年應該能突破3000萬。”
朱一海說道。
“現在唐山那邊的形勢一天比一天嚴峻,徐蚌會戰慘敗之後,江寧的大門算是敞開了,我離開的時候,那裡還是政爭不斷,有人逼宮那位下台,也有人督促駐日占領軍歸國,你知道的,這個時候,壓根就沒有人願意回去送死。所以,不出意外的話,差不多就是今年了……”
和很多人不同的是,朱一海壓根就沒有提和談的事,對於唐山的局勢他有自己的看法。他所有的看法都源於對於細節的觀察,正是因為那些細節,他才會得出一些結論做出一些判斷。
在他介紹著唐山的局勢時,李毅安想了很多,唐山那裡的局勢發展之快,遠遠超出他的意料,原本他以為還有一年的時間,可不曾想,變化會那麼大,燕城、津門,現在仍然在激戰之中,那裡的戰事激烈甚至遠勝過徐蚌。
“所以,我們必須抓住最機會,儘量的運人,我估計揚子江那邊最多還能通航三至四個月,等仗打到揚子江,那邊的航運估計也就斷絕了,現在揚子江兩岸至少有六七百萬難民,我已經指示各地辦事處,儘量把他們運出揚子江,下一步的重點就是南方沿海各省了。”
想了想,朱一海說道。
“一千萬人,差不多沒有問題,往後差不多,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得出結論了?”
李毅安問道。
“我去長春考察過。”
抽了一口香煙,朱一海說道。
“現在的長春,包括東北,確實是日新月益……”
隨後朱一海將他在長春以及東北地區的耳聞目睹,事無巨細的說了出來,在接下來的一個多小時中,李毅安一直在聽他說,不得不說,就像當年朱一海能在唐人街中看到自己一樣,朱一海的觀察力還是非常值得稱道的,等到最後,麵對他得出來的結論,李毅安隻是笑了笑,並沒有說什麼,而是岔開話題問道。
“這麼說你就把辦事處全都關閉了?”
“是的,他們都是我雇傭的,這些年也算是勞苦功高,所以,要把他們儘可能的都帶到南洋來。”
“確實,沒有那些招工辦事處,就沒有南洋的現在,現在辦事處的情況怎麼樣?人都過來了嗎?”
李毅安問道。
“我們在北方的辦事處,基本上都被關閉了,除了少數職員不願意離開故土,絕大多數人都帶著家人撤離了,隻有青泥窪還留有一個辦事處,現在那裡卡很嚴,隻有持護照的才有離開,招工是不可能的了,不過,這幾個月辦事處還是發了幾千份護照。”
發護照是最後的辦法的辦法了,多一個人總比少一個人要好,畢竟,明年的這個時候,那個窗口將會徹底的關閉。
“讓他們也做好撤離準備吧,月底之前,就安排船隻,把他們撤出來吧,他們的家人朋友,願意撤離的,也可以一並帶過來。”
點著一根雪茄,李毅安抽了一口,然後默默的站起身,一言不發的注視著窗外,此時他的心情卻顯得有些複雜。良久才說道。
“一海,既然回來了……先休息,休息,伱放心……”
不等李毅安說完,朱一海便搖頭說道。
“現在還休息不了,我和孩子們見一麵後,就直接去武昌,還有幾個月的時間,要抓緊時間,如果揚子江那邊……我就去長沙,再去穗城,儘量多拉一些人吧,對南洋來說,人才是根本,隻有有了人,才有將來。”
看著朱一海,李毅安點了點頭,說道。
“是啊,人才是最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