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楊炯在封丘門殺人立威後,麟嘉衛的那些二世祖們老實多了。儘管一路上怨聲載道,但有睚眥營在旁監軍,好歹沒鬨出什麼大亂子。
楊炯高坐馬上,拿出地圖,重新分析起了戰局。
大華三路伐夏。
西線由萊國公沈槐的熊羆衛為先鋒軍,皇帝親軍龍朔衛策應,總轄十萬大軍,兵鋒直指西夏西北重鎮蘭州。
西路軍大本營設在熙洲,行軍路線應該是先東後北。
戰略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攻下蘭州。
一旦蘭州被西路軍攻下,向東可策應中路軍,共同進攻西夏第二大城靈州。靈州一破,西夏都城興慶府將會是孤城一座,隳滅西夏指日可待。
可西線地形在三路軍中最為複雜,山穀、河網、荒漠,西北能有的地形算是都湊全了。
最重要的是,西路沿線多是西夏城池。西夏在此地經營多年,大修營寨城池,真要說三月攻下蘭州,楊炯心中還真有些打鼓。
東線由熊定中展旗衛為先鋒軍,總轄軍7萬。東路軍大本營設在綏德,也就是楊炯此次運糧的第一個目的地。
行軍路線不固定,因為東路軍多是騎兵,主要的戰略任務是在東線牽製西夏騎兵,防止黨項騎兵趁機攻入大華境內,截斷己方糧草。
所以東線是三路軍中最大的變數。
中樞的設想是,若東線勝利,可一路向西,往中路軍靠攏,一旦東中西三軍會合西夏靈州城下。那可以說,覆滅西夏已經是囊中取物,十拿九穩。
可若戰事不順,東路軍也可起到牽製作用,利用騎兵的高機動性,和西夏黨項騎兵在廣闊的荒漠上周旋。為中路軍攻城贏得時間。
東線的地形比較單一,除了沙漠就是泥沼大澤,除了幾個西夏依山而建的營寨城池外,再無其他。
如此而言,東線最缺的就是糧草供給。由於地形惡劣,民夫隻能肩扛運糧,加上東線騎兵來去如風,停留時間短,一但情報有失,糧道被斷。整個戰局將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所以皇帝才讓自己優先供給東路軍罐頭和方便麵,這確實能解東路軍的燃眉之急。
中路軍由馬一浮領軍衛為先鋒軍,楊家神符衛為策應,總轄二十萬大軍,兵鋒直指西夏第二大城靈州。
中路軍的戰略目標隻有一個,那就是斬首靈州。
中路軍地處橫山山區,大華和西夏營寨犬牙交錯,異常複雜。可以預見,中路戰事定是三路軍中最激烈,最艱難的一路。
想要斬首靈州,必須一路拔除西夏營寨,可中路山區密布,路況崎嶇複雜,想要三個月兵臨靈州城下,實乃艱難。
總的來說:
中路軍20萬為主力,打的多是山區攻堅戰,戰略目的為斬首靈州。
西路軍10萬為策應,打的多是攻城戰,戰略目的是逐步蠶食西夏西北大城,策應中路軍斬首靈州。
東路軍7萬為牽製,打的都是騎兵殲滅戰,戰略目的是阻止黨項騎兵南下斷大華糧道,保障中路軍斬首靈州。
三軍互為犄角,相互配合,三方誰都不能不出錯。一旦配合有失,恐難翻盤言勝。
楊炯長歎一聲,將地圖收起。對中樞的部署他沒看出什麼大問題,就是覺得是不是過於理想化了。
中路軍看似主力,在楊炯看來其實並沒有東西兩路重要。
中路軍多是步兵,打的是山區攻堅戰,小戰役不斷,行軍速度定是沒有東西兩線快。可以預見的是,若東西兩線戰事順利,提前會師靈州城下,那還就真沒中路軍什麼事了。
難怪當日他們在頤年堂要爭搶主攻,主攻軍統領掛中樞樞密使銜,名義上節製三軍。如今中路軍馬一浮為主攻,顯然是官家給了他節製三軍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