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疃村的曆史
小王疃村位於五蓮縣許孟鎮東4公裡,具有悠久的曆史背景。以下是小王疃村的主要曆史信息
1姓氏來源
·小王疃村的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中期,當時肖、王兩姓從大茅莊遷此立村,以姓氏取名肖王疃。後來肖姓他遷,村莊改稱今名。
1人口與家族
·現在全村有380戶,人口1133名,主要姓氏包括丁、王、宋、景、姚、韓、孫、朱、許、梁等。
1著名景點
·小王疃水庫這是五蓮縣第三大中型水庫,總庫容量為1909萬方。水庫於1959年10月動工,1960年4月完工。它不僅為周圍的村莊灌溉水源,還在乾旱時放水,確保旱澇保豐收。
·馬耳山位於小王疃村南,海拔707米,是魯東南第一高峰。傳說二郎神騎神馬趕山救母時,神馬化作此山。
1曆史事件
·煎餅救人丁善生小時候,由於營養不良,生命垂危。一位中至公社的工人送給他煎餅和地瓜,幫助他度過了難關。丁善生長大後,尋找這位恩人未果。
·門板救人小王疃水庫建成後,附近村莊的勞力在修建水庫二壩時發生塌方,4名民工被埋。丁善生的父親用兩扇門板幫助3名民工被送往醫院,但其中一名民工搶救無效死亡。這兩扇門板至今仍在使用。
1榮譽稱號
·小王疃村在近幾年被命名為“日照市文明村”。
這些曆史和事件共同構成了小王疃村豐富的曆史背景。
五蓮小王疃村老丁家有一合地主家的紅木大門
“咱煤礦東北方向的沙灘上擺了些木頭門,都是過去從地主家沒收的,在那裡賤賣……”
“多少錢一合(兩扇)?”
“聽說是30元一盒!”
“啊呀,不便宜啊!”
“彆忘了都是些好木頭,有人說是紅木的!”
這是1980年前後的一天,家住五蓮縣許孟鎮小王疃村的老丁,在濰坊市坊子煤礦和拉煤的司機的一段對話。
有的讀者可能會問“這個老丁是煤礦的正式職工?”答案是“非也。”原來,小王疃村有個石灰窯,需要大量煤炭,都是從坊子煤礦買,為了確保煤炭質量,該窯廠和煤礦達成協議,由窯廠輪流派人到礦上篩煤,這次,又輪到老丁來篩煤了。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老丁在家裡新蓋了一處房子,恰巧需要一合大門,但愁往家運。
“你不用發愁,我隔不了很多日子就會給你們窯廠送趟煤,我偏偏腿,卸在你們村外……”
“那我就去買,太謝謝您了!”
次日,老丁從煤礦上推起小推車,來到了那個賣大門的地方。考慮到自家的新房大門口並不是很高大,便選了一個相對較小的大門。
過了沒幾天,這位司機便拉煤準備運往小王疃,老丁和工友們合力將大門裝上了車。預測好到達的時間,提前通過電話通知了家人在村外等。
拉煤的車開到小王疃時,老丁的家人早在那裡等候了。
司機跳上車頂,將老丁購買的那個大門從車頂上推了下來,之後便給窯廠送煤了。
老丁的兒子發現大門從車上落下後,有一扇大門的底部、用於放在門枕石上麵、擀麵杖粗細的凸出部分跌斷了,內心一咯噔“壞了,跌斷的這塊隻能用水膠粘了,恐怕不結實了。”
想不到之後請來木匠安門時,木匠笑著說“你家的門口太小了,這兩扇大門都要鋸掉一大塊……”
這個貴重的大門還被用來救過修大壩受傷的民工——
小王疃水庫建成後,大約過了五六年,許孟鎮組織本公社一些村莊的勞力開始修建水庫二壩——主要用於澆地用。
有一天,幾個勞力在一處土洞裡挖土,忽然,洞塌了,幾位民工當場被埋。很快,這些民工被人們從土堆裡扒了出來,都是血淋淋的、不省人事。幾位民工跑到住在水庫附近的老丁家,說明情況,想借兩扇大門,把傷者抬到許孟醫院,老丁二話不說,當即表示同意。
次日,民工們將兩扇門還給了老丁。民工們說“您家的這兩扇大門沒有損壞,就是粘了些血,我們抬到河裡用河水給刷乾淨了。這兩扇大門,又厚又重,還是頭一次見……”
而今,老丁家的這兩扇大門受到了古董販子的青睞,紛紛找到老丁的家人要高價購買這兩扇大門,給的價格從幾千元漲到了幾萬元。
但老丁的家人並不想出售這兩扇門,一方麵是這兩扇門承載、見證了一段曆史,另一個因素是現在手頭上寬鬆,並不是很缺錢。再說,那些古董販子之所以願意出幾萬元買這兩扇大門,說明這兩扇大門是用非常稀缺的紅木做成的,他們出手的價格一定更貴。既然是這樣,為什麼不繼續留著它呢?它也不要吃、也不要穿,還發揮著使用價值,將來說不定還能賣上百萬元呢!
聽著老丁家人的述說,我連連點頭表示讚同。
“擔心這兩扇門這麼貴重,怕引來偷盜的啊!”我說。
“我們住在家裡,再說現在的治安好,到處是監控,還能有來明搶明奪的?那不可能!”老丁的家人說。
喜歡家鄉美01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家鄉美01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