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思明攻陷常山郡的速度,令人驚訝,使河北各郡無人不驚,然平原太守顏真卿,饒陽裨將張興等人,仍率眾在河北諸郡據守頑強抵抗史思明的叛軍。】
【使安祿山想集結所有叛軍全力攻打潼關的打算,不得不因此而擱置與延後起來。】
【由於河北顏氏兄弟舉旗,雖不能成功控製住河北各地,但也拖延了叛軍的進攻節奏,給各地唐軍爭取到了更多的時間平亂。】
【最終郭子儀所率領的朔方軍,順利的將叛軍趕出河東之地,保護了大唐北都太原城,並且繼續率領朔方軍,威逼叛軍老巢,範陽(北京)。】
【見郭子儀取得河東地區的勝利,使大唐朝廷之中的速勝論,將叛軍看成烏合之眾的言論再次高漲起來。】
【尤其是宰相揚國忠,仿佛天下兵事,一切儘在他的掌握之中。】
【長安城歌舞晝夜也再次演奏了起來。】
天道盤點的畫麵中,再次出現唐玄宗李隆基與楊貴妃尋歡作樂的畫麵,仿佛大唐的東都洛陽被叛軍占領,安祿山建立了燕國,稱了皇帝,也影響不到唐玄宗李隆基作樂。
唐太宗的臉色就變得無比的陰沉與恐怖,簡直快要被唐玄宗李隆基那歡樂的表情與模樣給氣炸了
【大唐北都太原城雖然保住後,但原太原節度使安祿山已經起兵叛亂,原北京副留守楊光翽已經被殺害。】
【大唐北都太原城是大唐李氏皇族的龍興之地,更是抵抗叛軍與平定叛軍的戰略要地。】
【然長安城內,皇宮與朝廷之中,雖仍是一幅歌舞升平,繁華依舊的模樣,但是在有了高仙芝與封常清的先列在,卻無人敢接此重任。】
【不得已之下,唐玄宗李隆基隻能下詔征求良將擔此重任。】
【遂朔方節度使郭子儀,向唐玄宗李隆基舉薦了朔方副節度使李光弼接此重任。】
【李光弼就職到任後,立即整頓河東兵馬,領兵與郭子儀會合。】
【後郭子儀領朔方北上攻打雲中郡(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縣)。】
【李光弼率領河東軍的蕃,漢步騎萬餘人,以及太原弩手三千,東出井陘,直指常山(石家莊)。】
宋太祖趙匡胤“李光弼在大唐安史之亂中,雖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他是契丹人,後又擁兵一方,聽宣不聽調,不入朝為官。”
“若其手下有謀逆之心,豈不是又一個安祿山與史思明?”
“朕將他移出武廟,合情合理,他不配享有武廟香火,受百姓供奉。”
“再說,他與郭子儀相比,李光弼還是差遠了,郭子儀對他有舉薦之恩,卻在之後的鄴城之戰中,兩人意見不合,使唐軍大敗,加長了叛軍動亂的時間。”
明太祖朱元璋“大唐的安史之亂能長達八年之久,禍根有很多,這些禍根但凡少一樣,安祿山與史思明的叛軍,也不可能蹦躂的這麼久的時間。”
明宣宗朱瞻基“李光弼是個能征善戰的將帥之人,但是在為人處事方麵,卻遠不如郭子儀。”
“郭子儀被罷去元帥之後,低調,謹慎行事,不居功也不自傲,撤去防備,表明忠心,自古以來能做到這般的有功之人,沒有幾人。”
“總的來說,安史之亂後,大唐的皇帝再也不放心,讓有功之將擁兵在外。”
“封常清與高仙芝被冤殺之後,蕃鎮的統兵大將在建功得勢之後,再也不敢輕易的相信大唐朝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