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三年,三月初一。
皇帝白毅檢閱北征大軍,正式宣布,出兵討伐北域叛賊。
距離滄南之戰結束僅僅過了三個月,皇帝再次禦駕親征。
這次北征與滄南之戰相比。
大虞朝廷有更厚實的家底,還掌握著戰爭的主動權。
朝野上下,底氣十足,除了少數人之外,全都鬥誌昂揚,此戰必勝。
前丞相杜公明等一小撮人阻撓北征,此時已經悉數失勢,遣返回家。
在朝廷全力鼓動之下,所有人盲目自信,覺得盛世將至。
在人們眼中,此戰沒有什麼懸念了。
皇帝陛下一定可以大勝,凱旋而歸。
畢竟,皇帝陛下還是太子的時候就曾滅過草原霸主,金鵬王庭。
在人們固有印象之中,草原勢力就是一群烏合之眾,不堪一擊。
此戰,皇帝白毅征發了五十萬大軍,還有超過兩百萬民夫,負責後勤。
這種級彆的舉國大戰,若是放在大虞其他時代,不敢想象。
而永嘉年間,居然連年大戰,真是不可思議啊!
戰爭強度,甚至超過世宗朝,比肩太祖的時代!
大虞北征大軍分為三路出擊,分彆是東路、西路、中路。
其中,東路軍主攻河朔地區,對戰赫連思恭為首的句芒族。
朝廷把赫連思恭定義為首惡,是帝國北域最大的叛軍頭目,必須鏟除。
東路軍是由帝都禁軍所組成,其將帥都是大虞朝廷的名將。
東路軍主帥,乃是車騎將軍周宇肅,他擋住祁王白睿北上,名震天下。
兩位副帥,分彆是驃騎將軍黃鵬輝,以及衛將軍熊榮。
這兩位也是百戰名將,常勝將軍,皆功勳卓著。
當然,除此三人之外,東路軍還有眾多的將星,陣容豪華。
原本,這些名將分散在帝國的四方,鎮壓大虞各地的叛亂。
如今,大虞境內隻剩北域烽火狼煙,其餘叛亂儘數平定了。
皇帝白毅終於可以把名將集中起來,全力對付北域的叛軍。
白毅把掃滅河朔的赫連思恭,作為北征的首要目標,其次是金鵬王庭。
當然,等到誅滅入境大虞的兩路蠻夷之後,白毅還要順勢,掃滅夏國。
接著,該說到西路軍了。
西路軍要主攻晉雲地區,對戰南下入侵的金鵬王庭,戰略定位是輔助。
畢竟,西邊戰場無論是地勢格局,還是麵對的敵人,相對都更弱一些。
西路軍,是由眾多的外戚勢力所組成。
主帥乃是皇帝白毅的舅舅涼國公竇武,參與過滄南之戰,是中流砥柱。
副帥是皇帝白毅的老丈人楚國公項博,他的女兒項貴妃生了太子白弘。
此外,西路軍還有多位青年才俊參戰,比如來自西川的劍門侯蕭奕。
通過西路軍的配置也能看出一些端倪。
總之,大虞朝廷對金鵬王庭持有輕蔑的態度,不需要出動主力去攻打。
畢竟,數年之前,皇帝陛下曾經滅過一次金鵬王庭,如今,優勢巨大。
當然,大虞朝廷對草原勢力算是了解,知道金鵬王庭出現了賀蘭雲天。
此人,無論戰力還是智慧都極為了得,稱得上是比較難對付的敵人了。
不過,那又如何呢?
大虞朝野群臣看來,賀蘭雲天就是螳臂擋車,豈能阻擋陛下天威降臨?
說完左右兩軍之後,該說說中路軍了!
皇帝白毅坐鎮中軍,穩定大局,確保此戰萬無一失。
此戰,白毅帶來了十萬黑甲軍,留了六萬駐守帝都。
為何皇帝白毅沒有帶上更多的黑甲軍北征,那樣豈非更加的摧枯拉朽?
原因有兩個!
首先,白毅認為沒有必要增兵,當前戰力足以掃平北方。
十萬黑甲軍,再加上帝國各地抽調的四十萬精銳,足矣!
其次,皇帝要防著監國的太子動心思,以免後院著火了。
畢竟,皇帝與太子之間,已經出現明顯的裂痕,雙方矛盾日益尖銳。
雖然迫於北征在即,皇帝沒有提出過廢太子的議案,一切保持如初。
但是各方勢力清楚,廢掉太子白弘也隻是時間問題,白昱已經崛起。
正因如此。
此戰,皇帝白毅把太子娘家勢力楚國公項博調了出來,隨大軍北征。
皇帝白毅絕不會讓太子白弘擁有作亂的底氣,在後方策動宮廷政變!
……
半月之後,三月十六。
大虞北征軍先鋒已經到達了帝畿北域前線,列陣待命。
西路軍路程更近一些,最先到達了西線駐地,長離城。
此城,乃是北方一座重要物資樞紐,彙聚了多條河流。
隻要西路軍把長離城攥在他們手裡,物資就能源源不斷而來。
就算是純粹比拚消耗,也能把占據晉雲的金鵬蠻族熬到崩潰。
此外,相比東路軍要仰攻隴南山脈,西路軍的難度小的多了。
晉雲地區沒有高山大澤阻礙,最南端隻有一座堅城,柏壁城。
隻要攻破作為屏障的柏璧城,再往北就是開闊地帶,好打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屆時,西路軍可以長驅直入,一直殺到晉雲中心的山陽城下。
然而,讓主帥竇武頭疼的是,西路軍上下彌漫著輕敵的風氣。
為此,主帥竇武召開戰爭會議,召集西路軍眾將至大營議事。
正午時分。
主帥竇武看到人齊了,他不繞彎子,當即說道
“諸位將領,本帥召你們前來,是提醒大家,對敵謹慎一些。
相比於東線戰場,我們西線麵對的壓力要小很多的。
柏璧城縱然堅固,卻也遠遠比不上東線的隴南山脈,難攻打。
本帥知道,你們瞧不上曾經是手下敗將的金鵬王庭,輕蔑之。
而且,你們都想拿金鵬蠻族刷戰功,以此加官進爵,是不是?”
主帥竇武停頓片刻,接著說道
“輕敵,是兵家大忌!
本帥提醒諸位,如果因為輕敵導致戰敗,該如何向陛下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