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宋朝當暴君!
當西夏騎兵入場的時候,意味著戰爭已經全麵展開。
西夏人有大量的戰馬。
西夏全國總人口差不多也就二百五十萬到三百萬之間。
但據相關文獻記載有戰馬總數80萬匹,比金國戰馬還要多。
為什麼?
因為西夏完全掌控了河西走廊,那裡有張掖的丹山軍馬場。
它可以追溯到霍去病時代,在後來,它成為全世界最大的軍馬場。
當年漢武帝打河西走廊的目的是砍斷匈奴人的右臂,也是為了擴充馬源,但沒想到河西的馬場條件得天獨厚。
這多虧了祁連山冰雪對那方草地的滋潤。
到了十六國時期,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在那裡擴充大馬營,十數年養馬高達200萬匹,駱駝100萬峰,牛羊無數。
不過這個數據應該是有水分,卻也足以證明了河西走廊畜牧業之發達。
此後張掖成為曆代皇家馬場。
而大宋是沒有掌控河西走廊的,西夏人迫於強大外敵的壓力,對牧馬業格外重視。
當然,不是說西夏有80萬戰馬,就能組建數十萬騎兵的。
戰馬這種東西,就一個字費錢!
古代養活一個騎兵的成本大概相當於六個左右的步兵。
如果是重騎兵,則相當於十六到二十個輕步兵,八個步人甲。
騎兵永遠是最燒錢的,重騎兵就更是直接把錢堆起來再倒油進去猛火燃燒。
而當初的大漢朝,武帝又是開國企又是印鈔機又是賣官,最後在漠北之戰為衛青、霍去病一共籌集了十萬騎兵,但要靠四十萬步兵做後勤。
趙寧也是穿越過來之後看了賬目,才知道電視劇裡動不動幾十萬騎兵,都是瞎扯淡。
西夏最精銳的重騎兵“鐵鷂(yao)子”總兵力也才三千。
有傳聞金兀術的鐵浮圖就是根據鐵鷂子改編來的。
縱使隻有三千,但衝鋒起來,如同古代的坦克軍團一樣,根本無法抵擋。
神宗時期五路伐夏,永樂城之戰,西夏動用鐵鷂子為大軍開路,大宋西軍不可為不強,但依然被鐵鷂子衝散。
永樂城一戰戰死宋軍高達一萬二千人。
當年李元昊創立鐵鷂子的時候,也以其恐怖的衝擊之勢在西北來回碾壓,宋軍根本沒有辦法。
不止大宋遇到鐵鷂子頭疼,當初強悍無比的遼國,一個遼國騎兵配三匹馬,跟鐵鷂子打,也勝少敗多。
而且其實神臂弩,也是西夏人發明的,後來傳到大宋。
不過,李良輔出動的騎兵並非“鐵鷂子”。
鐵鷂子是西夏最強戰力,人人披裝甲,人與馬相連,如鐵浮圖一般,李乾順怎麼可能將鐵鷂子交給李良輔?
那左右兩翼的西夏騎兵大多披著輕甲、皮甲,手持弓箭、長刀。
騎兵衝鋒也是有講究的。
大宋朝的軍事百科全書《武經總要》裡有說。
騎兵五人一隊,每騎左右相隔二十步,這是留著緩衝空間,同時每一騎可能有兩到三匹馬。
而每一隊的相隔差不多是五十步到一百步之間。
前後排間隔是百步。
包括嶽飛用神武軍騎兵也是這麼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