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宋朝當暴君!
“卿言之有理。”趙寧點了點頭,“不過要建立軍政中心,也得有部分民生和商業支撐。”
張浚歎了口氣說道“可惜此時的關中,不比前唐的關中。”
圖謀西域,重開陸地絲綢之路,就必須重建長安。
這也是趙寧派胡銓這種含金量極高的官員去長安任職京兆府尹的原因。
但可惜,進入宋代,關中凋零了。
關中凋零,不僅僅是經濟凋零。
自安史之亂後,常年征戰,自然資源被開發到極點,河流淤堵,植被也被大量砍伐。
一個很明顯的特點,唐以前的宮殿,一座比一座大。
例如大唐的大明宮,例如大漢的未央宮,秦朝的阿房宮等等。
這些宮殿能修建得非常大,是因為那個時代關中以及周邊,有大量的巨木。
但巨木的生長跟不上砍伐。
到了明代,朱棣要在北京修建紫禁城,都是費儘心思從西南邊遠之地找的少之又少的巨木回來的。
這也側麵地說明了,唐以後,關中自然資源的調令。
古代不同於21世紀,古代城鎮的發展,對自然資源的要求極高。
趙寧想要重振長安,沒那麼容易。
更彆說,這個時代的經濟中心已經開始南移,且開始東移。
長安更像一個被許多這個時代的超級大都市孤立在西北的落魄舊貴。
想要給這個落魄的舊貴輸血,需要長途的運輸。
恰恰商業中,消耗最大的就是中途的運輸。
這將會大大增加商品的成本。
不過趙寧既然派了胡銓到長安,自然算過一筆經濟賬。
任何一個國家戰略的背後,都離不開一本經濟賬。
虧本生意可以做一段時間,但不可能一直做下去,投進去的錢,畢竟有收益出來。
哪怕這個收益是在二十年或者三十年之後。
這至少說明,整個經濟模型是健康的。
隻不過時間跨度大,可變風險會增多而已。
“當今商業繁榮之地,無外乎京畿、東南和成都三地,想讓這三地為關中輸入商品,恐怕不妥,即便能運來,商品價格也非常人能承擔,沒有大量的買方,商人們是不會想著把商品大規模運到關中來的。”
“不過……”趙寧話鋒一轉,“要經略關中民生和商業,也不是不可能。”
“看來官家早已有了定策。”
“陝西人丁近千萬,良田六千萬畝有餘,之前定期向京畿供給糧食,但這些年從交州、占城和南方一旦運輸過來不少糧食,陝西完全可以自產自銷,隻要糧食供給沒有問題,再興旺其他行業是可行的,即便資源遭到破壞,但若能打開絲綢之路,使西域廣袤的商品經過長安,流入到中原,長安可成為東西交流的樞紐。”
張浚這才意識過來,不由得一怔,立刻說道“官家所言極是,西域商品正是中原缺少的,隻要西域商品來中原,必然受到那些有錢人的追捧,有人願意出高價,有了高價買賣,就不愁沒有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