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也有改進的,因為是錄播,所以一些演員有問題的,可以切換角度,甚至刪減一些。
還有特效可以加強,後期製作要更上。
既然是國慶獻禮,這後期製作經費不能省,力求完美。
如果是這樣,那自然是更好。
這第一期自然就沒李信什麼事情了,現在的他則是要開始和第二期演員可以排練。
戲劇或者說是話劇,和電影電視劇是不同的,是在舞台上麵表演,要求就是一氣嗬成。
如果是在舞台上麵演砸了,那自然是非常影響觀看效果,畢竟台下是坐著觀眾的。
總是重來的話,如何能感同身受。
一兩次可以理解,要是次數多了,那還不如不要觀眾。
看話劇的人,可不是看彆人ng的,希望的是可以一鏡到底。
因此話劇演員一般也比影視劇演員的演技更好,特彆是臨場反應。
既然是綜藝,是要麵向觀眾的,自然是要提前錄製,加上還要後期製作什麼的,肯定是越快完成越好。
特彆是離國慶已經就幾天了,第一期還在後期製作,第二期自然也要抓緊進度。
要是出了什麼意外,也好有補救的時間。
李信自然是繼續忙碌,作為主演、編劇,自然是不能休息。
但是和老戲骨們演戲,那感覺真的是很好。
大家相互喂戲,感覺演技都有提升,帶入了情境之中,演戲都是下意識的,可以說是在演!戲中的自己,是如此的自然。
哪怕演技再好,也是要多揣摩,特彆是話劇,在演出之前自然是要多練習。
哪怕是沒有觀眾,沒有特效,也是一樣認真的演,隻有一遍遍認真的演,才能做到自己就是劇中人。
因為沒有各種特效,甚至都穿著便服演,感覺要差上很多,但是敬業是不變的。
李信也是感慨,難怪這些人能成為國家話劇演員,成為一級演員。
真的是德在藝先。
第二期介紹的是《天工開物》。
開頭還是一樣,當然了在綜藝播出的時候會有,而在現場自然是直接開始。
帷幕來開,李信開始了他的表演。
熟悉的場景,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個台燈,李信打開台燈,翻開桌上的書籍,開始了新的一期。
隨著李信的開始,越來越多的演員出場。
開始了排練,而在這,李信看到了前世讓人尊重的袁爺爺,被稱為“雜家水稻之父”。
可以說現在的人可以吃飽飯,真的是多虧了袁爺爺。
他在當代的貢獻值得被大家讚揚,如果沒有袁爺爺的話,哪裡會有現在的生活。
連飯都吃不飽,更何談其他的。
而在平行世界,袁爺爺還活著,本來是想要讓袁爺爺自己來演,隻是他不願意,他認為自己隻是一個普通人而已。
偉人就是如此,哪怕做出了天大的貢獻,也不認為自己和彆人不同,做的都是分內的事情。
既然是這樣,自然不能強求,演袁爺爺的人,自然是詢問了他的事跡,他發明雜交水稻的事情。
自然是想要更像袁爺爺,也算是對他的致敬。
而且人就在麵前,自然也有了好的參照,負擔也有。
喜歡娛樂與楊蜜胡戈組建公司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娛樂與楊蜜胡戈組建公司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