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何人?”
屈原看著穿著奇裝異服的李信,驚奇的詢問道。
“晚輩李信,來自於兩千多年後的讀書人,特來拜訪先生。”李信沉穩的回答道。
聽到這話,不要說屈原了,就是年輕一些的宋玉聽到這話也難以接受。
不要說古人了,就是現代人聽到有人說來自於兩千多年後,也會被認為是瘋子。
“對了,還給您帶來了您家鄉產的柑橘!”
為了增加說服力,李信將他買的柑橘禮盒拿到了屈原麵前。
這可是兩千多年後的東西,特彆是那包裝,還是很有說服力的。
“兩千多年後?我家鄉產的柑橘?”屈原已經被李信的話給震驚住,同時還有些不理解。
這短短的幾句話,衝擊真的是太大。
“兩千多年後,您的家鄉叫做‘子歸’。”
李信繼續解釋起來,畢竟他已經習慣了,之前都是這樣過來的。
“子歸?”
聽到這名字,屈原都不知道,自己家鄉怎麼就叫做‘子歸’?
為了增加說服力,李信提起那個禮盒,指著上麵的圖片說道“這就是‘子歸’風貌。”
看到如此寫實的畫麵,屈原和宋玉簡直是要驚掉下巴。
“這是誰畫的?”屈原忍不住詢問道。
“這不是畫的,這是原貌,分毫不差,我們是用攝影和印刷的技術,把它印在了盒子上麵。”
李信指著那盒子封麵解釋起來。
“如此神奇啊!”
“搶奪天工!”
屈原在那讚歎著,宋玉也是忍不住點頭。
這畫真的是太像了,這在他們時代不要說能畫出來,就是聽都沒有聽說過。
特彆是這個禮盒,也不是現在的產物,如何能夠做出來。
屈原是有些相信了,相信李信是來自兩千年後的人。
畢竟他手上的柑橘盒子做不了假,是他無法想象的東西。
“看來你真的來自於後世,我兩千多年後的故鄉風景甚美!”屈原忍不住讚歎道。
“兩千多年後,‘子歸’是華夏的詩歌之鄉,而且還是華夏的臍橙之鄉,可能就是因為您當年寫的《橘頌》。給當地文化打下了很深的烙印。”
“請坐!”聽到李信的話,屈原自然是非常的高興。
也是真正的相信的李信,這不邀請李信坐下,也好詢問一下後世情況。
在古代對於禮儀還是很看重的,特彆是李信是帶著禮物上門,總不能直接就讓人走吧。
對於屈原,李信自然是很尊重,等屈原落座之後,他才坐下。
說是落座,其實不是坐而是跪坐。
宋玉自然也是跟著坐下,坐定之後,屈原就忍不住發問起來。
因為李信來自於兩千多年後,而且還聽過他的詩歌,這證明他的詩歌流傳了幾千年,如何不高興。
這對於任何一位著書人來說,都是值得慶賀的事情。
而且也想要知道更多,關於自己關於書的情況。
“我聽到你說的《橘頌》,這你讀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