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敬天愛人為己任!”
隨著西伯聲音落下,那上古大賢伏羲出現在了大家的視野之中。
“‘敬天愛人’這正是此一方土地,生民得以繁衍,文明得以傳承的根源,牢記這四個字便能不忘來處、明知去處!”
看到伏羲又聽到了伏羲的教誨,大家都是與有榮焉。
“先祖伏羲在上,請受後世子孫一拜!”姬昌拜見道。
其他人也是跟著拜見。
“諸位先賢在上,請受後世子孫一拜!”李信和孔子也是對著先賢一拜。
當然了,這個拜不是跪拜,而是鞠躬行禮。
在一拜之中,帷幕緩緩落下。
李信和孔子就往回走去,既然已經領略了上古先賢對於《易》對於天道的感悟,自然也就可以心滿意足的回來。
看看這個時代的孔子,是如何領悟《易》。
“坤地厚重能載育萬物,而文王德深則百姓安寧!”孔子說道。
孔子對於文王也是佩服的,文王之所以成功,和他的德行分不開。
“正如《周易》裡所說,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李信跟著說道。
這就是來自於後世的好處,書籍隻要沒有斷了傳承沒有曲解,那自然是越傳越好,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文王為了天下,可以說是廣施德政、勤政愛才、敬老慈少,在他的治理下,周國得以繁盛,百姓得以安康,大邦小國井井有條。
但是周國的繁盛也是引起了商紂王的猜忌,更引發了崇國崇侯虎的嫉妒。
隨著兩人交談,又一出的帷幕拉開,就見兵士林立,君主和諸侯彙集,氣氛十分緊張。
其中一人就是那崇侯虎,站在大殿之上,對著商紂王進言。
“西伯昌不滿您殺掉九候和鄂候,常借用此事教育自己的兒子說訓誡臣民要完善仁德博大寬容……”
“放肆!”不等崇侯虎說完,商紂王帝辛大怒吼道。
帝辛可是聽不見一點彆人說他不是,這崇侯虎如此說,自然讓他非常的不爽。
那九候和鄂候就是因為公然忤逆商紂王受刑而亡,認為那都是咎由自取。
現在西伯昌這樣說,那不是說商紂王殘暴無道。
麵對於商紂王的發怒,一個個臣子都是膽戰心驚,畢竟那是王,害怕商紂王的怒火會降到他們的身上。
估計挑起此事的崇侯虎自然是知道機會來,繼續上著眼藥。
“大王,早在您征伐東夷的時候,西伯昌對百姓減免稅收拉攏人心,對老人加以贍養以博賢名,賢者投奔諸侯歸順,他這是想要取代大王!”
“想取代我!哈哈!”聽到崇侯虎這話,商紂王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他的笑是冷笑,是不屑。
笑完之後,才說道“三公裡的九候和鄂候,就是我平日裡對他們施恩太多才犯上忤逆!這個西伯昌是想要找他們去了!”
“大王不可!周國鎮守西方,西伯乃西方諸侯之長,廣有威望,如果貿然除去,恐諸侯不穩,到時會天下震動!”有臣子勸誡道。
“西伯恩澤於鳥獸,是承襲我商湯先王美德,大王應當褒獎!”有一位臣子出言阻止道。
商紂王這人暴虐無道,不喜歡有人忤逆他,隻要他想要做的事情,如果有人阻止,都會讓他暴怒。
特彆有臣子說西伯有美德,那不就是說他商紂王無德,如何能不發怒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