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傳不習乎?”
……
然後一個個都在那念了起來。
“對!傳不習乎!把夫子講的話記下來,便於付諸實踐。”曾參說道。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孔子滿意的說道,還拍了拍曾參的肩膀表示鼓勵。
讀論語如同親聞孔夫子教誨,讀《傳習錄》如同親臨陽明先生學堂。
隨著李信的總結,畫麵轉移到了王陽明學堂之上。
“知是行之始,行是行之成!”
王陽明說一句,學堂弟子們自然也是跟著念。
而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真知是行動的開始,行動是真知的達成。
知行合一,知與行密不可分。
知而不行等於是不知。
“這是先生的開創啊!”
聽到弟子這樣誇讚,王陽明立馬揮手否定。
“言之必行,孔夫子早有教誨!”
隨著王陽明的引申,畫麵鏡頭自然是再一次的轉移到了孔子那邊。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聽到孔子的話,有弟子站起來詢問道“夫子,這是何意?”
有弟子詢問,孔子自然就解釋起來。
君子確定名分要能說得通,說得通還要行的通。
也就是說行得通做得到,才算是君子之名。
是謂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而這時候自然是李信出來總結,這也是為什麼李信站在了舞台的中間。
並不是讓李信當主角的意思,而是因為他是橋梁是紐帶,連著孔子的《論語》和王陽明的《傳習錄》。
《論語》中記載‘言之必可行也’,《傳習錄》說‘知行合一’。
先賢典籍如同源頭活水,後世典籍如同百川奔流,共同彙入中華文明的長河,奔湧千年,從未斷流。
“今天在典籍裡的華夏,讓我們一起識讀為往聖繼絕學的明代典籍《傳習錄》。”李信說出了這次話劇的主題來。
到了這裡,屬於李信這一趴就過去了,孔子和王陽明的舞台自然也是拉上帷幕。
美女主持王佳寧出場,介紹起了《傳習錄》和王陽明。
穿越近五百年時光,“陽明學”曆經跌宕起伏,仍然散發著睿智的光輝,他的思想學說處世之道,都已經成為華夏文化基因的一部分。
《傳習錄》乃是立誌立言之作,立德立身之典籍。
可以說這部綜藝是真的不錯,話劇和專家解說相結合,可以讓大家更加了解典籍以及創作典籍的人,以及當時的背景和環境等。
隨著王佳寧的訪談結束,自然又開始了話劇的演繹。
時間來到了明朝嘉靖六年。
新建伯府!
“先生快些服藥吧!”
一名弟子端著藥來到了一位穿著官服的老人身邊,老人還在咳嗽,顯然是生病了。
在老人喝藥的時候,門口有人喊道“新建伯王守仁接旨!”
王守仁也就是王明陽,本名叫做王守仁。
王守仁這時候自然是站了起來,看到一批官員帶著聖旨而來。
喜歡娛樂與楊蜜胡戈組建公司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娛樂與楊蜜胡戈組建公司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