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龍府。
戰爭結束了。
加上黃龍知府富大全的治理,整個黃龍府,迅速的安定了下來。
守備萬戶的組建工作,也已經安排上了。民間對於這個事情,非常的支持。
以前是“好男不當兵”。
現在是“國家需要我,那就上吧”。
哪怕是再愚蠢的人,被打了一頓之後,也知道反擊。更何況漢人並不愚蠢。
正義。
隻在軍力的鋒芒之內。
強大的軍隊,是漢人立足遼東的基礎。
另外。
當年蒙元十個萬戶南下,以及這十幾年的時間中。遼東動亂。導致許多的黃龍百姓,拖家帶口逃到了其他府縣。
消息傳開之後,有些人迫不及待的回來了。
有的人,則準備在秋收之後回來。現在遼東地廣人稀,有的黃龍府百姓,在彆的地方都有田畝,有莊稼。
眼看秋收在即,不把莊稼收了可惜。
收了莊稼,就可以回到黃龍居住,落葉歸根了。
雖說吳年想要賦予這個民族冒險精神,給國子監、孫子監的學生,看地球儀,講大海外的陸地。
但是漢人對“祖父的土地”,對落葉歸根,還是根深蒂固。
不是一朝一夕能改變的。
而隨著黃龍府的百姓回歸,黃龍府的人口,會慢慢上升。而黃龍府的土地非常肥沃,一馬平川。
明年開墾田地,隻要風調雨順,秋天就能大豐收。
是真正的產糧區。
對於漢國來說,有著非凡的意義。
當然。吳年給了黃龍府百姓,免稅二年的待遇。這兩年不征稅,但也沒關係。
國家有錢,完全可以從百姓的手中購買糧食。
另外。
隨著時間的過去,戰爭的餘波,漸漸平息了下來。
蒙元人的軍需物資,盔甲、武器,全部被收取,然後被安排使用。蒙元人的屍體,挖了萬人坑埋了。
漢兵的屍體,能認出來的都燒掉,骨灰送回家鄉。
認不出來的屍體,也都埋葬了。
原本蒙元大營、漢軍大營也被拆掉了。這段時間又下了幾場大雨,衝散了血跡。一切都仿佛沒有發生過似的。
但確實發生了。
黃龍府。
它姓漢。
漢人的漢,也是漢王的漢。
漢人戰兵損失嚴重。但十一位大將的編製還在。王貴、張聲部的大內侍衛,簇擁著吳年一起進入安定城中駐紮。
其餘萬戶人馬,分彆在城外安營紮寨。
將軍們分開了,各管各的,矛盾少。
朝廷也從各方調動初步訓練過的漢兵、高句麗兵,來到了黃龍府,補充給各部將軍的戰損。
漢軍在緩慢的恢複元氣。
上午。陽光明媚。安定城外,一塊平平無奇的土地上,新建了一座祠堂。祠堂有三進。
大門、大殿、墓地。
大門口掛著一塊匾額,名為【王公祠】。
乃吳年下令,為皇城司的探子,奉命勸降秦鎮沒成功,而被殺的縣丞王學所造的。
後邊的墓地,埋葬著王學除了小兒子以外的全家。
大批的大內侍衛,把祠堂圍的嚴嚴實實。
一間房間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