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解答_大漢第一太子_思兔 

集中解答(2 / 2)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一句文中多次出現,卻始終沒有找到合適機會細講的東西。

——漢初的長沙王吳氏,確確實實是吳王夫差的嫡係後裔。

據清光緒八年重修的《鴻源吳氏宗譜》,及鄱陽雞峰的《吳氏宗譜》載吳芮應是夫差的第十一世孫,吳國始祖泰伯的第三十三世孫;

《上饒地區誌》則稱為第七世孫——公元前473年越國滅吳國,越王勾踐斃夫差,追殺夫差家人;吳國王子王孫四散避難,太子鴻和王子徽及其子女,隨吳國南潰兵馬,分彆從安徽休寧翻過虎頭山和婺源鄣公山,隱匿到浮梁的瑤裡、九龍、金竹山、蛟潭、福港等偏僻地區生存下來。

公元前248年,吳芮的父親吳申,被貶到番邑定居。

一代長沙王吳芮,本為楚人,秦一通天下之後,被任命為秦番邑第一任縣令,與此同時,吳芮也是第一位起兵響應起義的秦吏,即秦國官員。

在秦亡之後,吳芮也成為了項羽所分封的十八路諸侯之一,獲封衡山王,土衡山郡。

之後霸王項羽自刎烏江,項羽所封的十八路諸侯也得以重新洗牌,衡山王吳芮便被移封為了長沙王,其原本國土衡山郡,也被並入了九江王英布的封土,合稱淮南國。

劉邦即皇帝位後的第二年,吳芮便病故,但與絕大多數漢初異姓諸侯······

準確的說是與任何一位漢初異姓諸侯所不同的是,在吳芮時候,心心念念鏟除異性諸侯勢力的漢天子劉邦,卻並沒有打長沙國的算盤,而是讓吳芮的兒子吳臣繼承了長沙王的王爵。

甚至在吳臣之後,長沙王一脈還經曆了三世王吳回、四世王吳右、五世王吳差,直到五世長沙王吳差絕嗣,長沙國才被漢室收回,並進入了宗親為王的新時代。

這,也正是佐吏想要告訴大家的東西——在‘異姓諸侯為原罪’的漢初,長沙王吳氏一脈,為何能成為唯一一家不受長安中央忌憚得異姓諸侯?

答案,就在佐吏對長沙王吳氏一脈最開始的那句描述長沙王吳氏,是吳王夫差的嫡係後裔。

漢室初,華夏文明才剛進入封建大一統時代,長江以南的地區大都還未開發;而沒有開發,就意味著明智相對愚昧、社會風氣相對更為傳統。

而在彼時的五嶺南北,即嶺北的長沙、衡山等地,以及嶺南的百越之地,‘社會風氣相對更為傳統’,值得便是對先祖的盲目尊崇。

在中原地區已經初步脫離‘血統論’的時間節點,彼時的吳人、越人這兩個群體,卻依舊還沉寂在對血統論的盲目尊崇;

由秦南海都尉趙佗實際掌控的南越,越人普遍以越王勾踐為自己的先祖,並因此而自詡為‘貴胄之後’;而長沙國,以及衡山、九江兩郡所組成的淮南國,吳人群體也有樣學樣,以‘夫差後裔’自居。

這種情況,在地緣更靠南的長沙國最甚,相對靠北的衡山郡則較輕,最靠北的九江最輕,這也與佐吏先前說的‘長江以南還沒有開發’的說法一致——過了長江越靠南,開發程度就越地,百姓的思想就越落後,對血統論的尊崇就愈發強烈。

而吳氏一脈成為長沙王,甚至得以順順利利傳延五世,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

對於自立為南越王的趙佗,以及其所成立的南越割據政權,漢室的態度,其實一直都很糾結。

因為相較於文化、傳承、價值完全不同的北蠻匈奴,趙佗掌控下的南越,在春秋之時本就是越國境內,嚴格意義上來講,也屬於華夏文化圈的一份子,隻是相較於中原列國更偏了些。

再加上割據南越之後,趙佗在百越之地通過聯姻、教化等方式,使得原本生產力落後,甚至還未從刀耕火種的奴隸主時期完全走出的百越之民,有了很高程度的漢化。

所以,漢室鼎立之初,對於南越,長安中央始終無法界定其究竟是‘外蠻’,還是‘內賊’。

再加上漢室初糟糕的中央財政狀況,以及關東異姓諸侯、北方匈奴等因素造成的內外威脅,相對沒那麼迫切的南越,也就被長安中央暫且擱置。

即便趙佗每逢有事都跳出來悍然稱帝,長安也基本都保持了最高程度的克製,更傾向於通過外交手段來勸說趙佗去帝號,接受漢室‘漢南越王’的冊封。

而長沙王吳氏一脈,也正是漢室因製衡南越的考慮,才成功得以傳延五世。

——南越王趙佗,終不過是王,漢天子劉邦,那可是天子!

至於你百越之民,人均自詡‘勾踐後裔’,但我長沙國的王,那可是世係清晰的吳王夫差嫡係後裔!

這樣一來,借著‘帝王’‘自詡後裔真的後裔’的對比,長安中央得以在同南越的鄙視鏈中,獲得理論上的大獲全勝,使得南越王趙佗窮儘一生,都無法跨越嶺南,對中原地區發動攻擊。

甚至於長沙國因五世長沙王吳差‘絕嗣’,而從異姓諸侯國成為宗親諸侯國的時間點,也是十分微妙——剛好是文景之交,漢室已經逐步脫離建國初期的貧弱,一定程度上具備了對外發動擴張的時間點。

從這個角度上而言,吳氏一脈成功在‘長沙王’的位置上傳延了五代,更多還是漢室中央出於政治因素的考慮,需要借吳氏‘夫差之後’的血脈,來精神鎮壓自詡為勾踐後裔的百越之民。

除了鎮壓,或許也有吸引仇恨,為漢越長沙這麼一個戰略緩衝帶的考慮;但總體而言,吳氏得保長沙國祚傳延五世,主要原因應該還是‘夫差後嗣’的身份。

當然,這也與自一世長沙王吳芮時起,曆代吳氏長沙王對長安畢恭畢敬的態度、予取予求的姿態有關。

這一點在正文中也提到過包括吳芮在內的曆代長沙王,都無一例外的保持了‘每年上一封奏折,請求朝覲長安’,雖然大都被拒絕,但還是堅持不懈長達五十年。

為了堵住‘長沙王年年請求朝覲’的口子,高後呂雉甚至專門規定諸侯王三年一朝長安。

但即便如此,之後的曆代吳氏長沙王,也還是堅持不懈的每年一請朝長安。

也正是這種無所不用其極的低姿態,讓吳氏一脈在那個‘拒絕朝覲等於造反’的時代,得以享國數十年。

··········

明天月初,剛好借機去看看腰,休息一天,謝謝大家理解。

祝大家身體健康,生活愉快。



最新小说: 海島奇遇:帶著眾女回歸 江湖之情深義重 王爺一心求死,醫妃抬手一巴掌 三國:從敗走麥城開始 殺夫證道後我重生了無數次 垂釣海賊:百獸團的黑悟空 娛樂:我在兼職,卻要補位披哥? 五行仙府 鄉野村花 喲,玩得挺花啊!她能掌生死輪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