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布子照暗缺_初景道君_思兔 
思兔 > 遊戲競技 > 初景道君 > 003.布子照暗缺

003.布子照暗缺(2 / 2)

隻是神氣相感,靈性、物性牽動之下,一些神異事物自會趨吉避凶,潛藏遁形不出,哪怕他真身不出,單以心念觀察也是一樣。境界越高,擾動越大,隻能借助他人之手將其層層剝去,露出本相真形。

陳真人要誌常這初入道的後輩修士代替他去尋找迷龍,也是出於相同考慮,欲行引蛇出洞之事。

當然,明麵上的借口則是方外之人,已舍諸有愛,脫落囂塵,不好再履俗世。

畢竟全真道雖一度執掌天下道門之牛耳,但終究已成過去風流,為了不引起天師府注意,他們更得隱秘行事。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就看誌通二人運數如何了。”

道人無喜無悲,不曾有插手的意願。

……

誌通、誌常二人出了三秦地界,一路往江寧進發。

二者雖有修為在身,但誌常入道不久,還停留在與神佛交感,觀想根本主尊的階段;而誌通也隻是比他快了一步,雖入理具,但也未曾擺脫血肉之軀限製。

是以二人選擇同常人一般,乘坐列車去往江寧。

望著窗外不斷向後移去的景物,誌常終究年少心活,於是開口道

“如今科技進步,哪怕不曾與本尊交感修持,這些普通人也可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也是如此,香火不純,梵音漸稀,真修越來越少見。

“說不定再過幾十上百年,整個華國連一位加持之境的同道都找不出來。”

誌通聞言看了他一眼,彈指落下一點檀光,將周圍嘈雜人聲隔絕,這才開口道

“正法垂世,修行證悟者漸次減少,人雖有秉教,而不能修行證果,是為末法。

“但我問你,我漢家佛教之本是什麼?是與神佛交感,即身成佛嗎?”

“自然不是。”誌常想也不想,下意識開口答道,“乃是自利、利他,施行六度的大乘菩薩行。”

雖然昔年教法東漸,諸多小乘宗派亦有傳入如毗曇、成實、俱舍甚至後來的律宗,但這些宗派如今早已衰落,教義被其他宗派吸收借鑒。

如今的漢傳佛教,乃是大乘為主,大小兼修。

“既是如此,又何必在意什麼神佛交感,即身成佛?”誌通反問道,“你修持修的是心,還是力?修的是‘眾生無邊誓願度’,還是‘自調自度自解脫’?

“上求菩提,下化眾生。諸佛、菩薩以塵世為苦海,故以慈悲救度眾生,是為入廛垂手。

“你再好好想想吧。”

誌通言至於此,不再去看陷入沉思的誌常,而是轉頭看向窗外景物。

誌常雖然在交感之術上的天資頗高,但年少歲淺,根性未定,若不時時加以敦促教誨,日後所造善惡諸業怕是難以辨清。

寺中知悉此點,故而讓誌通與他結伴而行,往這滾滾紅塵中走上一遭。

“去三毒、持五戒;弘十善、行六度。欲要出世,先得入世。

“小師弟,寺中這番苦心,可千萬不要辜負啊。”

經天三百六十度,匝日一萬四千周。

列車飛馳,二人朝發秦省,午至江寧,其間二千餘裡,哪怕修行之士禦風駕雲而行,也就是這個速度了。

所謂朝遊北海暮蒼梧,莫過於此。

出了車站,誌常問誌通道“師兄,你我人生地不熟,接下來該怎麼找那迷龍?”

王景隻是告訴他們迷龍曾在江寧一帶顯露蹤跡,可此間人口八百萬餘,二人難道要一一摸排過去嗎?

“這倒不難,”誌通聞言便道,“你先隨我往棲霞山去,拜見此地諸位師兄。

“若得棲霞寺幫助,你我行事便可更加順遂。”



最新小说: 長生:從成為族長開始 佛王妃 甜蜜是你的呼吸 乖乖投降吧01 重生大畫家,有係統就是任性 我在大明開曆史輔導班 重生財富自由從世界杯開始 全職法師:我能把你控到死 從港綜開始縱橫諸天 老公難為:叛逆老婆愛闖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