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公理之城_劇透曆史:從三國開始_思兔 
思兔 > 綜合其他 > 劇透曆史:從三國開始 > 第211章 公理之城

第211章 公理之城(1 / 2)

劇透曆史從三國開始!

成都府衙,孔明的笑意再也壓抑不住。

手上動作沒停過,嘴角笑意沒減過。

什麼叫驚喜這就叫驚喜

相較於後世的實物來說,孔明等人如今更加看重後世的科學思想。

畢竟淮南子有言,乞火不若取燧,寄汲不若鑿井。

亦言臨河而羨魚,不如歸家織網。

彼時和劉巴閒談時,劉巴就曾感歎,後世那“東風快遞”恍如鬼神,那“天宮”宛如上古神話。

隨即劉巴笑言,稱即使能有天幸拿到這二物的圖紙,但多半也隻能如同井蛙看海夏蟲嗅冰,知其廣而難循其理。

正如此時光幕上投映出來的名為六分儀的東西。

整體呈角狀,看起來似是以赤金打製,上鑲被稱呼為透鏡的透明玻璃。

孔明已將其樣子給完整畫了下來,但為何要製成這個樣子,如何用,那是一概不知。

而這種早已察覺出來的困境,如今似乎有了解法。

“定理義,假公設,論公理”

劉巴也在動手將這些半懂不懂的話語全都抄錄下來,細細琢磨

“這公理之義,倒是易明了。”

龐統努力加入進來,不願被孔明拉開差距

“天下為公,律道為理,公理即為可通行天下的萬世不變之理。”

劉巴頷首讚同,他也是這麼想的,同時也繼續道

“這邏輯邏為巡察之意,輯義頗多,此處應指將文理彙集整理之意。”

邊說邊想,劉巴倒是已經隱約懂了一些,心裡讚歎這後世先賢所造之詞,望而生義,真是極好。

劉巴和龐統按照詞語逐字推論,孔明則動筆將這些猜想出的東西一一整理認真謄抄,並給兩人的討論查漏補缺。

張鬆捏著胡須,邊聽邊想若有所思,上首的劉備感覺聽得相當費力,結果一扭頭,就看到張飛聽得滿臉興致盎然。

“翼德懂乎”

張飛點點頭

“略難,但若以軍陣和築城類比,倒是能聽懂一些。”

說著張飛以手蘸茶水在桌子上比劃

“先賢之經典著作,就如同在平原上起村落聚市。”

“彼此不相聞,不相往來。”

“這公理之法,便是要將這些經典村落的良人抽調出來,建一座大城。”

“這座公理城裡,同出一源的良人住進同一坊,登記造冊,理清長幼關係。”

張飛臉色略有得意,一臉的快誇誇我的表情。

孔明倒是還有餘裕伸過來腦袋讚歎

“翼德之理解,雖不解其深義,但也將這邏輯之法的表義喻指的極好。”

於是張飛更加自鳴得意。

劉備拍了拍張飛的肩膀略有感歎

“翼德當手不釋卷,勤讀不輟。”

隨即劉備也下定決心

“既如此,當催促吳懿儘快徹底掃定南中,開身毒商道。”

“懸賞這幾何原本及棉花等物。”

後世所說的那些東西劉備還記得,如今麾下無海船,因此唯有出此下策,重金相求期冀胡商們為了利益能夠奮不顧身。

劉備雖不是很明白孔明等人的討論,但對其重要性是有清楚認知的。

而且也明白,他們如今所釋之義乃是借後輩之眼推測,難免有三人成虎之憂慮,無論如何,最好還是要拿到此著譯本,兩相對照才最佳。

孔明等人一起拱手,對劉備這個決定十分讚同。

同時孔明也有了幾分憧憬

“若複長安,當複開太學,究物之義理,研算學公理,作透鏡工坊。”

孔明從如今析出的詞義之中,看到的是一項需要集帝國之力投入的治學浩舉。

想要研究科學,必然要重啟太學,並將其打造成更勝一籌的學府。

而同時這學府還需要繁多的工坊來支持,比如這透鏡打磨,孔明不知道西方如何將玻璃打磨光滑,但在益州最終是找到了幾戶琉璃工。

擴建玻璃工坊,還需同步增加玻璃打磨工坊,同時還得考慮以玻璃來賺錢,而這麼一規劃,最顯而易見的便是人口不夠用了。

故而還需要鼓勵生育,重視農桑,同時還要與曹賊開戰,奪回人口較多的中原。

隻要略一規劃,孔明就看到了將來多到做不完的事情。

但他樂得如此,隻要能成,如此功業不啻於再造炎漢。

不過想到長安的太學,孔明便想起來了此前一直很想看看的一部石刻。

不由得感歎道



最新小说: 從霍格沃茨開始的魔法之旅 玄幻:我為天帝,鎮壓世間一切敵 碰瓷之王 神之家園 絕世神村 封建糟粕 末淩 首富攻略 永生遊戲降臨,被我玩成了速通 莊園遊戲:監管者的修理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