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假途滅虢裴行儉_劇透曆史:從三國開始_思兔 
思兔 > 綜合其他 > 劇透曆史:從三國開始 > 第180章 假途滅虢裴行儉

第180章 假途滅虢裴行儉(1 / 2)

劇透曆史:從三國開始蜀漢篇第180章假途滅虢裴行儉【給二鳳寫信的是薩珊王朝的末代皇帝伊嗣俟。

眾所周知,曆史向來盛產倒黴蛋,伊嗣俟也差不多。

而且他的劇本大夥實在是太熟悉了:主少國疑,外憂內患,大權旁落。

薩珊王朝取代了安息帝國,同樣也繼承了安息帝國和羅馬的矛盾。

就在伊嗣俟登基前,好巧不巧薩珊王朝和拜占庭的四百年戰爭打出了結果。

613年起,為了這場百年恩怨,雙方可以說竭儘全力。

拜占庭有皇帝希拉克略親征,並找了找了哥薩克人和西突厥作為幫手。

薩珊王朝前所未有的加了重稅充實國庫,並聯合斯拉夫人及阿瓦爾人同攻。

最終的結果是薩珊王朝大敗,政局動蕩,五年換了五個皇帝,伊嗣俟是第六個。

632年即位的伊嗣俟能坐穩帝位不是因為手段多高明,而是因為信奉大食教的阿拉伯人出現了。

阿拉伯人對拜占庭和薩珊王朝同時發起了攻擊,並且在四年後就成功攻克了薩珊首都泰西封,波斯皇帝伊嗣埃開始東逃。

而東麵有誰呢?西突厥汗國和唐帝國。

鑒於西突厥曾經幫著拜占庭狂揍薩珊王朝。

伊嗣埃隻能將希望寄托到了李世民身上。

從638年起的十年間,二鳳連著收到了伊嗣埃四封言辭懇切的求救信,然後二鳳連著婉拒了四次。

畢竟從東亞到紅海,直線距離六千公裡,一來一回哪怕用飛的也有三萬裡路了,這個距離在古代真的沒辦法。

651年伊嗣埃死後,兒子卑路斯繼位,繼續給大唐皇帝寫求援信。

第一次李治實話實說,太遠了愛莫能助,而且還有西突厥呢。

第二次西突厥已經滅亡,李治被煩的實在沒辦法,派使者過去封卑路斯為波斯都督。

675年,已經徹底吞並了薩珊的白衣大食開始東侵。

卑路斯拿著李治親封的印信直接去了長安,受封右威衛將軍。

而前麵裴行儉討要的這個泥涅師,就是卑路斯的兒子,也就是現任的波斯王。】

對甘露殿眾臣來說,大唐的未來他們遲早都能親眼見證。

反而是這種數萬裡之遙的風土人情,更讓他們感興趣。

“也就是說,此時那伊嗣俟還未登基?”

房玄齡滿是興趣的算了算:

“嗯……此時應當正是內憂外患之時。”

“我等能有何為?”

李世民盯著那阿爾達希爾的名字瞧了又瞧,不過最終還是放下,畢竟此人多半死了快四百年了都。

至於光幕的調侃,李世民隻能說已經習慣了,畢竟又不可能真鑽光幕裡去將那聞莽揍一頓。

此時聽聞房玄齡的發問後搖頭:

“我等能做的唯有肅清四方,那薩珊此時一年一國君,野心勃勃之輩怎會因萬裡之外一言而能合心抗敵。”

隨即語氣充滿豔羨:

“這大食,倒是成了漁翁得利之輩。”

話裡話外就一個意思:此等好事怎沒輪到我?

杜如晦則是皺起了眉頭:

“這薩珊未滅時,這阿拉伯還是大食,等到儘滅薩珊後,被稱白衣大食。”

“玄宗時那高仙芝與其激戰怛羅斯時,又稱黑衣大食。”

“有何分彆?”

信息太少,眾人隻能麵麵相覷,房玄齡隻能勉強猜想道:

“聽其言,這阿拉伯人似乎皆信大食教,或是因此?”

也隻能先這麼猜想了。

李世民則是依稀記起:

“那怛羅斯時,光幕也說黑衣大食還正與拜占庭激戰,這羅馬竟長命至此?”

畢竟若是這麼一算的話,這羅馬國祚豈不是至少有七八百年?

杜如晦不太同意:

“這拜占庭之於羅馬,或類我唐之於中國、華夏。”

“以外人看之,我華夏國祚不也是千年未滅?”

這個說法被李世民點頭接受。

接著隻見他走到地圖旁,用手簡單丈量了一下距離,搖搖頭道:

“陸路乃天塹,路上還有千百諸國阻攔。”

食指再次點了點長安,順著河西走廊和蔥嶺劃出一道弧線,隨後在開伯爾山口點了點:

“此地富庶,或可設軍府,以禦西敵。”

那後世的記錄還是讓李世民心裡癢癢的,一個天竺小國而已,就能大氣不喘的直接包攬二十萬人糧草!

此地富庶或許真的超出想象。

看著陛下站在地圖前日常再次陷入了沉思。



最新小说: 從霍格沃茨開始的魔法之旅 玄幻:我為天帝,鎮壓世間一切敵 碰瓷之王 神之家園 絕世神村 封建糟粕 末淩 首富攻略 永生遊戲降臨,被我玩成了速通 莊園遊戲:監管者的修理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