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坦之聽師父這麼說,也就沒去軍營,而是回家去了!
送走了這群人後,慕容複也突然意識到,隨著嶽飛出生,那些南宋的名將也開始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自己是否有可能將他們全部收入麾下呢?
不過很快,他便放棄了這個想法,畢竟等這些名將成長起來,他都快四五十歲了,而那時若他還不能奪得天下的話,這複國之願,也不必再續了!
真正留給他的黃金時間最多不超過五年,而這也是他複國的唯一希望。
……
轉眼過去半年光景,在這期間,遼國雖沒少派使臣來恐嚇、勸降義軍,但也僅此而已,似乎並沒有要繼續發兵與他們死磕的打算。
對此慕容複也並不意外,遼宋之戰已到了決一勝負的關鍵時刻,據說耶律延禧還在派蘭陵郡王蕭奉先前往各部落征集兵馬送往前線,顯然是要以人數贏下這場大戰,自然沒空理會他們了。
不過在慕容複有意煽動輿論下,許多部族的首領都知道了耶律延禧雖鎮守在前線軍營,但卻從不關心戰事,隻知道貪圖享樂,因此當蕭奉先從這些部族征兵時,也變得十分困難,不然此時的大宋已然危矣!
而且契丹各部族的首領以為,耶律延禧竟放任宋人的義軍占領遼東陪都,卻不及時派兵剿滅,實在有損大遼的國威,故而都借口發難,不願派兵增援前線。
得知此事的耶律延禧,自然也是勃然大怒。
義軍現在就像是根刺一樣地紮在他的喉中,耶律延禧比任何人都想剿滅義軍,但現在前線戰事吃緊,他根本沒有多餘的兵力再去攻打遼東郡府,就連好不容易湊夠的十萬兵馬,也被對方給擊潰了,現在除非他放棄前線的部署,直接派大軍攻打遼陽府,不然這根刺便永遠難以拔出。
儘管耶律延禧與北院大王蕭兀納漸漸疏遠,但如今麵臨一眾部族不肯派兵的支援的難題,思來想去後,還是寫了封密函送往他的軍中,向他請教。
蕭兀納畢竟是忠於大遼的忠臣,很快就給了回信。
信中所言,便是讓耶律延禧交出一部分軍權給諸位部族的首領,以驅虎吞狼之策,先讓他們合兵剿滅占據遼陽府的義軍,等義軍被滅後,再趕往前線支援,並許諾一定的好處給他們,這樣他們必然會派兵相助。
以餘下部落的部族,至少還可以補充三十萬的兵馬,相較於這三十萬的兵馬,隻有幾萬兵馬的義軍連狼都不是,無非是占據了有利的地形,才能勉強與部落大軍相抗。
耶律延禧如今一心隻想拿下大宋,對於蕭兀納的提議當即便答應下來,並擬下詔書派人送往各部族。
不多時,這個消息也傳到了慕容複的耳中。
“三十萬大軍……以各部族首領對耶律延禧的態度,多半不會傾儘所有,最多不會超過二十萬的兵馬!”
“但彆說三十萬了,就是二十萬也不是現在義軍能抵擋的……”
得知消息的慕容複不由得陷入了沉思,眉頭深深皺起。
心裡漸漸已經有了一些想法後,慕容複便叫來韓百戰一同商議此事。
“主公,二十萬的兵馬不是小數,加上新兵訓練不久,隻怕難以抵擋!”
韓百戰濃眉緊鎖道。
“危險與機遇並存,借由此事,我們也終於有了跟大宋談判的籌碼,不是嗎?”
慕容複凝思片刻後,說道。
“但前提是,我們能擋住這些部族大軍。”
韓百戰有些擔憂道。
“事到如今,也隻能亮出一些底牌了,是勝是否,隻看這一戰!”
慕容複已然下定決心,此戰許勝不許敗,哪怕暴露一些秘密,也在所不惜。
韓百戰能明白慕容複的心思,眼神也逐漸變得堅定起來。
……
大宋汴京,皇宮。
“官家,微臣有軍機大事啟奏!”
韓忠彥攜吏部、戶部和兵部的幾位大臣一同前來向徽宗上奏。
徽宗此時正在書桌上臨摹畫作,有些心不在焉地問道:“軍機大事?前線有種老將軍坐鎮,有什麼大事啟奏啊?”
韓忠彥道:“回官家,據前方傳來急報,遼國天祚帝正不斷在後方集結各部落的兵馬,意欲攻陷我大宋城池,聞言各部族若是聯合起來發兵的話,至少能集兵六十萬眾,屆時哪怕雁門關占據天險地利,隻怕也抵擋不住遼國的大軍啊!”
聽到有六十萬大軍,哪怕是徽宗提筆的手也不由得顫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