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北宋錢乙_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_思兔 
思兔 > 都市言情 > 祖傳中醫上中醫藥大學 > 第282章 北宋錢乙

第282章 北宋錢乙(1 / 2)

您對自己的皮膚不滿意呀?肺主皮毛,來,宣宣肺氣,保證您皮膚潤澤光滑!

太胖了,而且是虛胖,一戳一個洞那種,脾主肌肉四肢,這是脾虛濕盛了,燥濕健脾,參苓白術散就行。

太瘦了,肚子大,四肢細,看著跟那啥一樣,脾主肌肉與四肢,這還是脾虛了,繼續健脾,可以長肌肉。

有人問,怎麼胖了瘦了都要健脾?大濕你是不是演我?

這叫雙向調節,在中醫內容中會很常見,比如說針灸學裡麵,很多腧穴都是有雙向調節能力的,像肚臍旁開2寸的天樞,拉肚子的時候可以止瀉,而便秘的時候又可以通便。

中醫很好理解,中華文化嘛,中庸之道,陰陽平衡的理論不難理解,隻不過如今中華文化受西方文化的洗禮後,變得越來越扭曲了。

就比如最近網上有人拿雲南白藥說事兒,關於這個配方保密,說雲南白藥在國外售賣上有配方結果評論區提到了三七。

三七,是味名貴中藥,這個中藥可以說是心腦血管疾病的老人們必備良藥,因為三七是又可以活血,又能止血這是客觀事實沒啥好說的,目前也是比較公認的。

但是評論區很多網友的腦袋就不夠用了,為什麼活血了又能止血呢?

理工科的不理解也很正常,從成分去分析,什麼三七的有效成分是三七皂苷呀,什麼什麼的,而很多自己找不到理由的家裡蹲兒,就隻能說,你們中醫還不是想怎麼說就怎麼說

唉,典型的西方二極管式思維,這種思維其實跟祥林嫂也差不了多少,都是一種迷信思想,自己那麼苦,還不是因為命不好,不然怎麼解釋自己那麼苦我真傻,真的。

隨著下課鈴聲響起,中診老師收拾好東西下班了,而李介賓則是應同學之請,給他們開開小灶。

最近各種辨證學的,他們腦子已經不夠用了。

李介賓站在講台上,想了想,還是打算從源頭說起。

“這個臟腑辨證,在唐宋之前是沒有的,金元時期才開始,到了明清時期,才成為主流……”

臟腑辨證最早的啟示來自《黃帝內經》中的風、痹、痿、合等篇章,其中已經包含了臟腑辨證的雛形,隻是在理論、方法和方藥上尚未有高度總結。

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多少參考了《黃帝內經》(未必是原著,但當時的醫學理論應該是同時代的)的思想,發揮了它的優點,並用理論、方法和方藥的形式表達了臟腑辨證,這是他在中醫領域所做的傑出貢獻之一。

雖然張仲景沒有用“臟腑辨證”這個術語來總結他的貢獻,但是在後世醫家的發展中,例如唐朝的孫思邈在《千金方》中,進一步發展了臟腑辨證的理論和方法,使其更加完善。

然而,即使在這些後來的成就中,臟腑辨證這個術語也並不一定被使用。

因此,雖然臟腑辨證的思想早已被《黃帝內經》和《傷寒雜病論》所啟示,但它的名稱是後來醫家所提出的。

這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物。

“誰呀?”同學們好奇。

李介賓緩緩說出來一個大家熟悉又陌生的人名。

北宋錢乙,千古無二!

此人有個兒科醫聖的美譽,不僅是讚美他是兒科鼻祖,也是因為此人在中醫藥上的造詣實在是千古少有。

“六味地黃丸嗎?”大樹笑道。

下麵的同學都笑了,六味地黃丸家喻戶曉,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這個方子最早是給小孩兒吃的。

六味地黃丸是宋代兒科醫生錢乙在張仲景的《金匱要略》金匱腎氣丸的基礎上創製的方劑。

最初,它被用於治療兒科疾病中的五遲,即發育不良的情況,如智力障礙、囟門不合等。

後來在臨床實踐中,發現六味地黃丸具有補腎陰的功效,因此逐漸成為治療腎虛衰弱的藥方,並被認為是男性專用藥物的一種。



最新小说: 致那些美麗的世界 重生後,嬌軟小奶包馬甲捂不住了 精靈:帕底亞退役冠軍的再就業 苟在家族種田成仙 替嫁後,病弱世子不裝了入她局 滿級大佬為國爭光[無限] 四合院:我的金手指每周更新 我在異世召喚全史名將 震驚,異世界我來去自如 鬥破蒼穹外傳之雲韻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