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軍製弊端_明末暴君:從收服錦衣衛開始_思兔 

第257章 軍製弊端(1 / 1)

總參?

後勤?

非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區彆是朱由校認為總參重要程度高於後勤,楊肇基,朱童蒙兩名領兵征戰的將領則恰恰相反,認為後勤重要程度高於總參。

此番君臣意見相左,非朱由校獨霸軍權或輕視後勤,實乃建立大戶部,設轉運使,轉運使雖非專門管理後勤,卻附帶有管理後勤的功能。

孰料,朱童蒙,楊肇基建議將後勤單獨拎出來。

這時,孫承宗捕捉到皇帝的眼神,直言道“陛下,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此乃古今兵家金科玉律。

而戰場形勢千變萬化,戰機稍縱即逝,軍令講求從嚴從速從快,臣建議強化兵部軍事權力,重視後勤部,讓前線將士沒有後顧之憂。”

頃刻,梅之煥,李邦華,王家楨,吳牲,朱大典亦出言支持。

百官諫言,李國普出聲說“陛下,自遼東之戰以來,數場戰役證明邊軍問題在於軍餉,糧草,在於前線將領指揮。臣認為軍事改革重點依然是軍事領導體係和後勤體係。”

劉鴻訓微微頷首,進言說“陛下,首輔言之有理,朝廷不缺製定戰略的文臣武將,難的是前線將領作戰和後勤補給。”

朱由校思索良久,調兵權歸兵部,統兵權歸樞密院,組建大後勤部,這與他的計劃稍有出入,更側重於後勤。

明末,軍事後勤管理確實混亂,缺乏統一歸屬,導致內耗嚴重,李自成起義,連同明年遼東軍嘩變,全因後勤引起。

此時,乾清宮的文武百官都領兵過兵,打過仗,比他更清楚前線軍隊弊端。

朱由校主打善於納諫,當機立斷決出決定“即日起,兵部調兵,樞密院統兵,後勤部負責部署後勤,組織後方動員,實施後勤支援,負責軍費申請,分配和預算,及物資采購保障。

下設物資局,運輸局,軍需局,衛生局。物資局負責供應保障和軍隊軍餉,物資,裝備。運輸局負責運輸投送軍事物資相關的運輸工具,軍需局負責供應軍隊被裝、火器,給養,各類裝備維修,衛生局負責軍隊醫療保障。”

百官聆聽朱由校安排,陸續表態支持,唯獨楊肇基道“陛下,後勤部亦改設聯絡局或辦事局,若遇戰事聯絡局或辦事局直接同前線將領溝通。”

聞言,朱由校欣然讚同。

朝廷軍事頂層設計分為兵部,樞密院,後勤總局。

從以前兵部既管人又管物,改變為兵部單純管人,後勤部單純管物,兵部,後勤部同為軍事作戰服務,誰出問題誰負責。

百官討論片刻,孫承宗出聲說“陛下,設計好最高軍事力量機構,地方軍事力量亦要改變。當前總兵名義上帳下萬人,實際能調動的兵勇僅有一兩千人,還時刻受禦史,監軍,兵備道掣肘。

難以做到上峰手諭,則兵貴神速。今朝廷設樞密院,五軍都督府則成為累贅,各省都指揮使司是否變動?”

軍事改革,牽一發而動全身。

不光涉及各方利益,軍改成敗更關乎大明生死存亡。

本來該穩紮穩打,徐徐圖之,不知皇帝為何緊鑼密鼓改革。

楊肇基出聲建議,堅定的說“陛下,遼東戰場能取消太監監軍,臣認為九邊重鎮亦該取消太監監軍,稍微放鬆對總兵的限製,擴大總兵帳下兵勇數量,給於總兵更大自由發揮的權。”

“”

朝廷內,有文臣武將支持衛所屯田,練兵,亦有文臣武將視衛所為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在不少官吏眼中,五軍都督府能廢,另起爐灶設樞密院,治下都指揮使司,衛所亦可廢,另起新機構。

所以,七嘴八舌,各種建議。

朱由校端起茶杯輕吮,表麵平靜,實際思緒飛轉。

明初,朝廷設五軍都督府,都指揮使司,地方衛所的軍事力量體係。

衛所分散駐紮各地,為便於管理衛所朝廷在各省設都指揮使司,每個都司負責管理各省數量衛所。

簡單粗暴的說,地方千戶約相當後世的小型團,每個衛相當於小型旅,各省都司相當於集團軍。

都司之上,則為最高軍事機構五軍都督府。

中軍都督府、左軍都督府、右軍都督府、前軍都督府、後軍都督府,五大都督府,各自管理不同數量都司,類似後世的的五大軍區,其最高軍事長官左、右都督相當軍區司令員。

五軍都督府負責軍隊日常管理和訓練,遇到戰事需要調兵作戰時,要率先獲取兵部的調令才能調動軍隊。

五軍都督府獲取兵部調令,兵部通常專門指派將領去前線負責戰事,對外稱之為總兵。

各地總兵則多來源於都指揮使司,總兵統領多少兵馬取決於戰事大小。

衛指揮使司選出的將領前往都指揮使司任職,這相當於從小型旅旅長跨任到集團軍司令,嚴重缺乏經驗豐富師級,軍級高級將領。

肯定出現出現善戰將領,更多則是逢戰小戰大勝,大戰大敗。

崇禎年間,朝廷君臣好似意識到總兵製的問題。

己巳之變中,崇禎下旨各路邊軍勤王,山西總兵張鴻功領精兵五千,山西巡撫耿如杞自告奮勇領三千多兵馬。

延綏巡撫張夢鯨,陝西巡撫劉廣生,陝西三邊總督楊鶴,甘肅巡撫梅之煥抽調各鎮精兵一萬七千人,派遣楊嘉謨、吳自勉、楊麒、尤世祿、王承恩五大鎮總兵率軍進京勤王。

除山西總兵張鴻功人數稍多,陝西五大總兵平均領兵四千出頭,這是勤王部隊啊,帝國生死攸關之際總兵才領兵四千多。

然而,鬆錦之戰時,洪承疇帳下八名總兵則率領十三萬兵勇。

可惜,前期忠臣猛將或戰死,或遭崇禎殺害,或投降建奴,否則乾坤未定,鬆錦之戰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他計劃提高總兵統兵數量,但總兵不受限製,則容易形成藩鎮,總兵受總督,巡撫牽製,又犬牙交錯,互相掣肘的地步。

朱由校沒有當機立斷做決定,他將問題拋給文武百官“此事,諸卿有何良策?”

喜歡明末暴君從收服錦衣衛開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明末暴君從收服錦衣衛開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穿越古代去求生 哎呀我的貓貓穿越了 折枝花滿暄 重瞳藏不住 開局頂尖異能,我即是毀滅 花都最狂醫神 重生狂妻虐翻霸總前夫莊明月展宴 我讓地府重臨人間 彆擋我學習 全球神祇之死亡主宰